寻回失落的“滑台”
http://www.hnta.cn 2010-10-13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采访完毕,回来忙于其他采访,一时难以出稿,急坏了班先生。
班说:北京的滑县籍企业家已经向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一诚大和尚汇报了你采访“滑台大会”的事儿,一诚大和尚听说后很高兴,急着瞧你的报道呀!
是该关注一下“滑台大会”了。
似乎也到了时候。
谬之百里“滑县东”
滑台、滑台,就是滑县地盘上的一个“台”儿。
缘何不说“滑县大会”、“滑县大云寺”,而冠之以“滑台”呢?
“滑台”缘何在滑县?抑或,“滑台”是否就不在滑县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河水(黄河)又东,右迳滑台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清代学者熊会贞注疏:《元和志》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河有台)。”《重修滑县志》则云:“周公(周公旦)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
滑台很古,滑县颇新。
秦汉之时,这儿是白马县,隶属东郡——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遣张辽、关羽进击袁绍,关羽斩颜良,遂解白马之围,此经典之战,就发生在白马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杨坚将这儿始升为州,名滑州——至于“滑”,因袭滑台而已。
隋唐以降,直至明初,这儿是滑州;洪武七年(1374年),滑州始降为滑县——“唐开元二十九年三月,滑州刺史李邕献马一匹,肉鬃麟腮,嘶不类似马声,日行三百里,名曰龙子”,这匹基因突变的“滑州龙子”,就生产在滑州。
滑县之名,始见于此。至于“滑”,无非因袭滑台、滑州而已。
考古典籍,这片土地曰白马县、滑州、滑县等,总在变易。
但是,“滑台”千古独存,总是不改其名。
自魏晋迄今,“滑台”或在史籍,或在诗词里闪耀。
单说诗,就有唐玄宗《送李邕之任滑台》、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白居易《偶游滑台侧》等。当然,最著名的、最让人揪心的,还是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途中写下的《旧滑州》——
大伾山麓马徘徊,积水中间旧滑台。
渔子不知兴废事,清晨吹笛棹船来。
阅读一些史料,谈及“滑台”,常说北宋南迁,大河南徙,滑台沦入了黄河,不复存在的话儿。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开封)留守杜充在滑州“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于此而由北入渤海,改为南入黄海,离开了滑县。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亲见“积水中间旧滑台”——此时,大河早已南徙,滑台仍在,怎么就沦入黄河呢?
作者:于茂世 文图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运思奇特三清殿 2010-9-29 9:24:51
- 千年香火丹霞老 2010-9-13 9:04:37
- 千里挺进大别山,始于濮阳黄河边 2010-9-9 10:37:51
- 盖世英雄双枪将 2010-9-8 9:14:29
- 仓颉造字的故事 2010-8-27 10:03:0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