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协会作用日益突出
http://www.hnta.cn 2012-7-23 8:25:59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为全面了解全国旅游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状况,中国旅游协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发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对全国旅游行业协会进行了调研,编写了《全国旅游行业协会调研报告》。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全国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规模、功能、发展概况,为旅游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的旅游行业协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推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旅游行业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他们也有强烈的结社需求,通过联盟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旅游行业协会作用日益突出。
调研报告显示,91%的协会都是行业主管单位发起的,即所在地区旅游主管部门(多为旅游局)发起的,说明旅游行业协会是在相对被动的环境下产生,非企业主动诉求,而主要是主管部门意识到协会存在的必要性,将其作为部门的一个补充而设立;只有3个协会是企业自发成立的,分别为西藏导游协会、西藏旅行社协会、连云港市旅游协会。
81%的协会都属于同行业企业组成的协会,由于旅游产业特性,目前旅游行业协会还未形成综合性和联合性协会的实力。
76%的协会的企业会员规模在200个以内的,且小于100个的协会居多;14%的协会会员规模中等,在200到400之间;此外,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和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的会员规模分别达到了1000个和1600个左右,协会规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旅游行业在此区域内的企业规模。
76%的协会的个人会员在50人以内,20%左右的在50到300之间;南通市旅游协会和西藏导游协会分别因设有导游分会而将导游纳入个人会员,规模超过了1000人。
80%左右的会员数量覆盖了当地区域60%以上的企业,其中59%的会员覆盖了当地80%以上的企业。
86%的协会并没有分支机构或者不超过5个的分支机构,近11%的协会有6到10个分支机构,云南省旅游协会、辽宁省旅游协会、苏州市旅游协会3个协会的分支机构在11个以上。目前,旅游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主要依据旅游行业比较成熟的产业要素设立(旅行社、饭店、景区、车船等等),由于行业发展方向及成熟度的限制,很多协会还未设立分会,但随着行业发展,部分省市的旅游教育、导游以及各专业旅游分会相继成立。
近70%的协会工作人员不超过5个,84%的协会工作人员在10人以内,13%左右的协会在11人到30人范围。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和延边市旅游协会的工作人员超过了30人。目前负责协会日常工作的人员构成大部分是秘书长、负责各个分会的副秘书长以及负责财务和行政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规模很小,人员结构比较简单。
近87%的协会没有专职人员或专职人员在4人之内;90%的协会兼职人员在10人之内,兼职人员规模要比专职人员多5人左右。
协会工作人员年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68%的人员在31到55岁,超过55岁的人员高达14%。秘书长级别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主管部门将快要退休的中层领导派遣到协会,形成协会偏中老年年龄的人员分布状况。协会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绝大多数在大专及以上,超过63%的人员是大学生,研究生占到了8%。
82%的协会经费总额在20万元之内,13%左右的协会在21万元到50万元,只有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和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的费用总额超过了100万元。
93%的协会固定资产在20万元之内,辽宁省旅游协会固定资产超过了50万元。目前协会每年可利用的费用空间过小,加上日常开支,很多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66%的协会资金来源主要出自会费,16%的协会部门来自政府补贴和财政拨款,少数来自企业捐赠或者服务收费,还有5%来自其他途径。费用来源过于单一且过度依靠政府,非协会发展长久之计。
将经费的50%以上运用于业务活动的协会占到近78%,有21%的协会只将少于50%的费用用于业务活动;将经费的一小部分用于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的占到90%,只有9%左右的协会将超过一半的费用用到员工工资及福利上。大部分费用被用于业务活动,使会员受惠,但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也是影响协会发展的一大弊病。
我国的旅游行业协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推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旅游行业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他们也有强烈的结社需求,通过联盟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旅游行业协会作用日益突出。
调研报告显示,91%的协会都是行业主管单位发起的,即所在地区旅游主管部门(多为旅游局)发起的,说明旅游行业协会是在相对被动的环境下产生,非企业主动诉求,而主要是主管部门意识到协会存在的必要性,将其作为部门的一个补充而设立;只有3个协会是企业自发成立的,分别为西藏导游协会、西藏旅行社协会、连云港市旅游协会。
81%的协会都属于同行业企业组成的协会,由于旅游产业特性,目前旅游行业协会还未形成综合性和联合性协会的实力。
76%的协会的企业会员规模在200个以内的,且小于100个的协会居多;14%的协会会员规模中等,在200到400之间;此外,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和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的会员规模分别达到了1000个和1600个左右,协会规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旅游行业在此区域内的企业规模。
76%的协会的个人会员在50人以内,20%左右的在50到300之间;南通市旅游协会和西藏导游协会分别因设有导游分会而将导游纳入个人会员,规模超过了1000人。
80%左右的会员数量覆盖了当地区域60%以上的企业,其中59%的会员覆盖了当地80%以上的企业。
86%的协会并没有分支机构或者不超过5个的分支机构,近11%的协会有6到10个分支机构,云南省旅游协会、辽宁省旅游协会、苏州市旅游协会3个协会的分支机构在11个以上。目前,旅游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主要依据旅游行业比较成熟的产业要素设立(旅行社、饭店、景区、车船等等),由于行业发展方向及成熟度的限制,很多协会还未设立分会,但随着行业发展,部分省市的旅游教育、导游以及各专业旅游分会相继成立。
近70%的协会工作人员不超过5个,84%的协会工作人员在10人以内,13%左右的协会在11人到30人范围。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和延边市旅游协会的工作人员超过了30人。目前负责协会日常工作的人员构成大部分是秘书长、负责各个分会的副秘书长以及负责财务和行政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规模很小,人员结构比较简单。
近87%的协会没有专职人员或专职人员在4人之内;90%的协会兼职人员在10人之内,兼职人员规模要比专职人员多5人左右。
协会工作人员年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68%的人员在31到55岁,超过55岁的人员高达14%。秘书长级别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主管部门将快要退休的中层领导派遣到协会,形成协会偏中老年年龄的人员分布状况。协会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绝大多数在大专及以上,超过63%的人员是大学生,研究生占到了8%。
82%的协会经费总额在20万元之内,13%左右的协会在21万元到50万元,只有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和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的费用总额超过了100万元。
93%的协会固定资产在20万元之内,辽宁省旅游协会固定资产超过了50万元。目前协会每年可利用的费用空间过小,加上日常开支,很多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66%的协会资金来源主要出自会费,16%的协会部门来自政府补贴和财政拨款,少数来自企业捐赠或者服务收费,还有5%来自其他途径。费用来源过于单一且过度依靠政府,非协会发展长久之计。
将经费的50%以上运用于业务活动的协会占到近78%,有21%的协会只将少于50%的费用用于业务活动;将经费的一小部分用于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的占到90%,只有9%左右的协会将超过一半的费用用到员工工资及福利上。大部分费用被用于业务活动,使会员受惠,但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也是影响协会发展的一大弊病。
作者:网络来源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中国旅游报》旅游演艺:做大餐,更需烹小鲜 2012-7-18 15:03:24
- 《大河报》专列游:典型的优哉游哉 2012-7-17 8:54:10
- 《中国旅游报》上半年总体平稳下半年谨慎乐观 2012-7-16 11:36:39
- 《中国旅游报》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稳中有升 2012-7-16 11:34:31
- 《中国旅游报》激活旅游业民间投资任重道远 2012-7-16 11:31:1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