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庐山区“农家乐”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http://www.hnta.cn 2009-10-9 17:24:33 来源:九江人大信息网 点击:次
四、促进“农家乐”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主要是“强化五大措施”:
1、强化“农家乐”市场定位。“农家乐”旅游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为特色,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农家乐”经营方式的灵活性、满足需求的多层次性以及提供服务的廉价性,使“农家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要把“农家乐”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列入农业产业结构及农民增收重点项目,纳入乡镇目标管理。二是“农家乐”经营者要把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工薪阶层作为经营重点,低廉收费,优质服务,使更多市民成为“农家乐”的回头客。三是要通过会议、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农家旅游,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吸引城区及周边游客到本区“农家乐”休闲。
2、强化规划引导。“制订“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围绕“生态、乡土、农事”做文章,强调“休闲、娱乐、参与”功能,设计出“自然、回归、亲切”的旅游产品。在规划之前要进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强化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规划引导逐步改变目前“农家乐”发展存在的规模小、分布散、经营单一、层次不高、发展无序的状况。“农家乐”发展规划不仅要与旅游总体规划相衔接,而且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防止因各自为政导致规划之间相互矛盾,建议规划构建庐山区农家乐旅游链——“东线(以三叠泉为依托)的自然观光、中线(以威家为依托)的风味美食、西线以(莲花、赛阳为依托)的休闲度假”,使之成为庐山区大旅游圈中的一个亮点。
3、强化政策扶持。要出台鼓励和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主要从四个方面:一是区、乡两级政府要建立“农家乐”旅游扶持基金,重点用于农家乐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补助,以及农家乐品牌塑造、行业组织建设的补助。二是对“农家乐”重点发展乡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 确定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建设用地。对休闲度假园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综合经营户确需建设用地的,由经营户申请,经乡镇审核报区或市批准,在旅游发展建设用地中予以解决。三是推行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房产证发放试点,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农民住房不能抵押贷款问题,为解决“农家乐”发展筹资难提供便利。四是税收优惠,对新发展的“农家乐”,前三年免征税收或减半征收;对一些低收入家庭发展“农家乐”,有关部门凭村两委会出据的证明免收有关规费。
4、强化管理和服务。相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农家乐”管理办法和“农家乐”服务质量标准,建议参照星级饭店管理模式,对“农家乐”进行星级评比和管理,对发展模式上档次的农家乐经营主由区委、区政府予以命名表彰。今年6月底在全区开展的“农家乐示范户”评选活动值得提倡。要强化卫生管理,引导和教育“农家乐”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购置一些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出一个健康卫生的旅游和生活环境。要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农家乐”旅游从业者做到诚实经营,讲究信誉,以优质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使“农家乐”真正做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购有商品、娱有活动”
5、强化农家乐特色和文化品位。“农家乐”三个字包涵三种含义,“农”是指农村的风貌,“家”是指村民的日常生活,“乐”是指田园乐趣和乡土文化,三者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农家乐”。要进一步突出“农家乐”旅游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在增添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等文化品位方面下功夫。认真挖掘总结地方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从多方面保留独特的乡村文化,使“农家乐”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建议每两年举办一届庐山区农家乐旅游美食文化节,提高“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通过拓宽农家乐原有单一的服务项目,逐步形成特色餐饮型、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型、景区旅舍型、民俗节庆型和农耕农事体验型等各类项目既相互补充又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
总之,“农家乐”的产生并不是政府首先倡导的结果,它是民间从农村自发的一个结果,到了现在的市场规模,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它的服务标准,用更科学的规划去指导它的开发,加强对“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内涵,使得“农家乐”自然生长的形态,能够和消费者所希望的品质要求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良性互动。庐山区要按照“举生态旗、打庐山牌、唱旅游戏、聚绿色财”的思路,做好旅游规划,把“农家乐”作为环庐山乡镇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和旅游亮点来抓。使之在建设“活力新区、实力强区、魅力美区”中增光添彩。(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庐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主要是“强化五大措施”:
1、强化“农家乐”市场定位。“农家乐”旅游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为特色,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农家乐”经营方式的灵活性、满足需求的多层次性以及提供服务的廉价性,使“农家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要把“农家乐”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列入农业产业结构及农民增收重点项目,纳入乡镇目标管理。二是“农家乐”经营者要把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工薪阶层作为经营重点,低廉收费,优质服务,使更多市民成为“农家乐”的回头客。三是要通过会议、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农家旅游,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吸引城区及周边游客到本区“农家乐”休闲。
2、强化规划引导。“制订“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围绕“生态、乡土、农事”做文章,强调“休闲、娱乐、参与”功能,设计出“自然、回归、亲切”的旅游产品。在规划之前要进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强化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规划引导逐步改变目前“农家乐”发展存在的规模小、分布散、经营单一、层次不高、发展无序的状况。“农家乐”发展规划不仅要与旅游总体规划相衔接,而且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防止因各自为政导致规划之间相互矛盾,建议规划构建庐山区农家乐旅游链——“东线(以三叠泉为依托)的自然观光、中线(以威家为依托)的风味美食、西线以(莲花、赛阳为依托)的休闲度假”,使之成为庐山区大旅游圈中的一个亮点。
3、强化政策扶持。要出台鼓励和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主要从四个方面:一是区、乡两级政府要建立“农家乐”旅游扶持基金,重点用于农家乐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补助,以及农家乐品牌塑造、行业组织建设的补助。二是对“农家乐”重点发展乡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 确定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建设用地。对休闲度假园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综合经营户确需建设用地的,由经营户申请,经乡镇审核报区或市批准,在旅游发展建设用地中予以解决。三是推行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房产证发放试点,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农民住房不能抵押贷款问题,为解决“农家乐”发展筹资难提供便利。四是税收优惠,对新发展的“农家乐”,前三年免征税收或减半征收;对一些低收入家庭发展“农家乐”,有关部门凭村两委会出据的证明免收有关规费。
4、强化管理和服务。相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农家乐”管理办法和“农家乐”服务质量标准,建议参照星级饭店管理模式,对“农家乐”进行星级评比和管理,对发展模式上档次的农家乐经营主由区委、区政府予以命名表彰。今年6月底在全区开展的“农家乐示范户”评选活动值得提倡。要强化卫生管理,引导和教育“农家乐”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购置一些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出一个健康卫生的旅游和生活环境。要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农家乐”旅游从业者做到诚实经营,讲究信誉,以优质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使“农家乐”真正做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购有商品、娱有活动”
5、强化农家乐特色和文化品位。“农家乐”三个字包涵三种含义,“农”是指农村的风貌,“家”是指村民的日常生活,“乐”是指田园乐趣和乡土文化,三者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农家乐”。要进一步突出“农家乐”旅游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在增添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等文化品位方面下功夫。认真挖掘总结地方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从多方面保留独特的乡村文化,使“农家乐”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建议每两年举办一届庐山区农家乐旅游美食文化节,提高“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通过拓宽农家乐原有单一的服务项目,逐步形成特色餐饮型、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型、景区旅舍型、民俗节庆型和农耕农事体验型等各类项目既相互补充又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
总之,“农家乐”的产生并不是政府首先倡导的结果,它是民间从农村自发的一个结果,到了现在的市场规模,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它的服务标准,用更科学的规划去指导它的开发,加强对“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内涵,使得“农家乐”自然生长的形态,能够和消费者所希望的品质要求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良性互动。庐山区要按照“举生态旗、打庐山牌、唱旅游戏、聚绿色财”的思路,做好旅游规划,把“农家乐”作为环庐山乡镇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和旅游亮点来抓。使之在建设“活力新区、实力强区、魅力美区”中增光添彩。(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庐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作者:刘征骅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临沂出台旅游规划兴起“文化消费” 2009-10-10 17:10:44
- 扬八大山人品牌 促文化产业发展 2009-10-9 17:17:38
- 河北迁安市山叶口景区旅游规划通过评审 2009-10-9 17:14:43
- 唐河新旅游高人一筹 融入南阳经济圈 2009-10-8 17:22:34
- 新密古城旅游“蓝图”通过专家评审 2009-9-16 10:11:4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