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前沿视点 >> 规划支招 >> 正文
唐河新旅游高人一筹 融入南阳经济圈
http://www.hnta.cn 2009-10-8 17:22:34 来源:南阳网 点击:
    奇山展颜笑迎客,秀水新妆醉游人。国庆假期期间,刚刚竣工不久的石柱山森林公园迎来了县内外众多络绎不绝的游客。自此,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唐河县就结束了旅游产业“藏在深山未人知”的历史,也为南阳市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石柱山森林公园位于唐河县城东南三十五公里,属于桐柏山余脉,山体东西走向,长3公里,宽2公里,因山顶有两个相对屹立的石柱而得名。旧县志记载,大禹治水曾系舟于此,是唐河县著名的八大景之一——“石柱擎天”。石柱山主峰高度在570米,但山几乎是平地而起,看上去就有了巍峨壮观的感觉。这里山青水秀、树茂林密,石奇潭幽,传说美妙,有着瑰奇绚丽的生态之美和丰厚浪漫的人文之胜,堪称生态健身奇境。

    唐河县被誉为友兰故里、栀子之乡、石油之城、新兴镍都。县内山水风光秀丽,人文资源厚重,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东南部山区,山峰林立,植被葱郁,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山水秀美,风光旖旎。闻名遐迩的虎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99平方公里,最高水位142米,库容达8756万立方米,水质清澈,群山环抱,恰似一条秀色天成的水中画廊。唐河更是世界廖氏、丁氏、谢氏三大姓氏发源地,是哲学泰斗冯友兰,著名诗人李季、教育家徐旭生等名人贤达的故乡。“友兰故里”目前仍存有百年银杏树、腊梅树、钟楼、封楼、四维楼等古迹。唐河县红色文化资源厚重,是南阳建立最早的一个县级党组织,涌现出了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鄂豫边革命委员会主席吴寿青等众多革命先驱。唐河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境内遗址和古迹较多。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的泗洲塔,因塔顶有时会冒出青烟,其景名“古塔凌烟”。位于湖阳镇东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龙泉禅寺,群山环抱,被誉为“莲花捧佛”,历朝历代香火不断,寺下泉水常年涌流不息,九山之巅仍清晰可见历代修建长达数公里蜿蜒曲折的石头寨墙。

    近年来,唐河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以南阳市打造旅游强市为契机,吹响旅游开发集结号,调优县域经济发展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唐河县按照“高立意、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的原则,重金聘请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唐河县2009----2019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景区详细规划。课题组立足唐河旅游资源实际,历时7个月,对唐河旅游产业高水准、高起点、高品位谋划,在主题形象、特色品牌、策划营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先进的旅游规划理念,制定了高人一筹、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在景区建设上,唐河县以“自然风光为特色,以文化内涵赠品位”为指导思想,尽可能不毁一草一木,不污染一山一石,努力构建生态和谐景区。自去年11月份以来,投资3000余万元,修建旅游交通线路近50公里,建桥梁一座,湖山湖码头三座,完成石柱山森林公园景观点10出。建出入通道吊桥、景观桥两座,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2处,初步形成了“湖山水库——大河沟——石柱山;发山——蓼山——东大寺(龙泉禅寺)——友兰故居”生态山水景观游、姓氏宗教文化游两条旅游线路,实现了虎山水库生态旅游区、佛教姓氏文化区、冯李故里文化区三大区域内景观互赏互通,使“古朴农趣,休闲唐河”初具规模。同时,为提升服务功能,唐河县还开工建设了友兰酒店等3个星级宾馆,协调成立了大唐旅行社,加强旅游市场整顿力度,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技能,让广大游客看有所学、品有所获、游有所得、万有所乐。

    “十步一景观、景景流连忘返;百步一典故,故故引人入醉”,踏进石柱山森林公园,但见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林木茂盛、景色秀丽,犹如人间仙境。山门上由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亲笔题词的“石柱山森林公园”7个大字迥劲有力,“河蚌献瑞”石上的河蚌张开两扇美丽的贝壳探出头来,仿佛也被这人间美景吸引。“平湖醉春”之处,曾演义了一段王莽撵刘秀惊心动魄的故事。“禹王定锚桩”,高12米,周长65米的一对石柱成为禹王治水造福一方百姓,成就千秋功业的佐证。

    唐河县委书记和学民告诉记者:“唐河的旅游产业开发目前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景区的包装和推介全县人民的支持,更需要关心唐河、关注唐河的有志之士鼎力帮助。我们有决心有信心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真正把唐河旅游产业培育成一个拳头产业和朝阳产业。”
作者:史丰华 韩学广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