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前沿视点 >> 规划支招 >> 正文
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http://www.hnta.cn 2008-9-25 9:58:20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北京天一和恒景观规划设计院崔莉叶昊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期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域地带,包括低潮位不超过6m的滨岸海域。
    湿地景观设计是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以湿地动植物、水体等为造景要素,对湿地景观进行重塑和强调。湿地景观设计包括五方面内容:1、湿地植物景观设计;2、湿地动物景观设计;3、湿地水景观设计;4、湿地建筑景观设计;5、湿地人文景观设计。
    湿地具有自然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社会功能,此外湿地还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苍苍茫茫的芦苇丛、郁郁葱葱的各类水生植物,创造出一种闲散、野逸的自然景观。随着湿地成为休闲旅游、畅享自然的理想场所,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景观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湿地生物群落的特殊性,湿地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类型,湿地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湿地景观设计必须在保持湿地生态安全水平这个总原则下进行,不违背湿地的循环规律,不进行毁坏性的景观建设。例如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湿地作为世界重要湿地,在湿地景观营造上,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留原有芦苇、翅碱蓬等湿地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设计景观建筑、游憩设施,并采用当地水生植物塑造人工湿地景观。目前盘锦市拥有红海滩景区、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坚持生态设计原则,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2.弹性发展原则。湿地不仅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饲料。对人类来讲,湿地的重要性远超出了作为多种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的意义,成为影响生态环境改善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湿地景观设计,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以综合整治为前提,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都要在湿地的弹性恢复范围之内,给湿地留有后续发展的空间。
    一、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湿地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挺水、浮水、沉水植物、微生物等,突出生物多样性特色景观是提高湿地景观美学特征和提高湿地净化能力的关键措施。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多样性的作用:一是由于不同湿地植物的生物学的形态、色彩、质感,从艺术视觉的角度上讲,植物可以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湿地景观;二是多种湿地植物的根系交错具强有力的去污能力,防止堵塞水道,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使湿地水体保持良好的净化效果,保证湿地水体景观的清洁、优美。
    1、湿地植物群落设计。湿地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根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出最优的植物群落结构,以保持群落的长期稳定性。然后可将各种水生植物独立成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也可将各种水生植物按照挺水、浮水、沉水植物的顺序来成景,形成植物景观的节奏感,增强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另外,还可将植物景观作为水景观的延续,丰富水域空间层次,形成自然的多层次湿地植物景观。河滩湿地以挺水植物为主———芦苇、菖蒲、千屈菜、翅碱蓬等;内河湿地以观赏性较好的挺水与浮水植物为主,如睡莲、荷花、菖蒲等。此外,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从生态功能出发,选用茎叶发达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
    2、湿地植物色彩搭配。湿地植物往往在叶色、花色等方面差异较大,这种色彩的反差,为湿地景观营造提供了素材。在群落设计基础上,对不同色彩湿地的湿地植物进行搭配,例如菖蒲与千屈菜的搭配,菖蒲柔韧的茎叶搭配千屈菜笔直的植株、紫粉色的花朵,形成优美的湿地景观。在盘锦湿地植物的色彩搭配尤为突出,盘锦湿地植物区系属华北植物区,据调查,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26种,其中,芦苇为优势种类。同时盘锦湿地分布着大面积翅碱蓬,红色的翅碱蓬镶嵌在绿色的芦苇中,红绿辉映,形成了天下奇观红海滩。
    3、湿地农田林网景观设计。农田—林网是复合生态系统,它处于湿地系统的外环境,是对湿地系统自然性景观的人工景观补充,让人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也领略到人工景观的强烈秩序性,增加湿地景观的层次。农田林网景观不仅具有景观作用,还具有对湿地系统的保护作用。盘锦湿地除了大片的芦苇及翅碱蓬等自然湿地以外,还有大面积的稻田等人工湿地。稻田景观与自然湿地有机结合,林地、河流、滩涂、沼泽、坑塘、沟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北国农田———苇海———林网湿地景观。
    二、湿地动物景观设计
    湿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动物形态、生活习性各异,是湿地景观塑造“活”的元素,形成运动的景观,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等全面感官刺激。最有特色的湿地栖息动物就是水鸟,在湿地我们可以观赏到水鸟各具特色的壮观景象。通过确定季节性的观鸟活动来满足观鸟爱好者的兴趣,还可在动物迁徙和栖息季节,组织环境志愿者参与鸟类环志活动。同时通过湿地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繁衍生息,使动物景观这一特点更加丰富、突出。动物景观设计中,可推介一种湿地主要的栖息水鸟作为湿地标志性动物景观。
    盘锦湿地是100多种水禽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本区是丹顶鹤在地球上繁殖分布的最南限,同时也是黑嘴鸥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繁殖地。“苇海观鹤”成为盘锦湿地标志性的景观,同时为了使游客更近距离地观察及了解鸟类,设计“鸟语林”,救治受伤的丹顶鹤等鸟类。盘锦湿地还是中华绒螯蟹(河蟹)、文蛤等的重要生长和繁殖地,以河蟹为基础,开发蟹息滩、稻田养蟹观光区、钓蟹等项目,成为人们喜爱的湿地景观。另外,以文蛤为主要湿地动物,开发蛤蜊港、采蛤蜊、品蛤蜊等项目,用体验的形式使人们了解湿地、认识自然,寓教于乐。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