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旅游局:当好五种角色 推动旅游发展
http://www.hnta.cn 2012-2-12 17:59:28 来源: 点击:次
南阳市位于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山川秀美,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南阳市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培育,并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30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5亿多元,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富民惠民的重要渠道。在推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南阳市旅游局探索和积累了以下主要经验:
一、抓规划,当好科学发展的领路人。旅游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先后聘请省内外权威机构制订了《南阳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南阳市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独山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旅游观光带概念性规划》、《南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并指导各县市区制订完善了各项旅游规划,从整体到局部、从当前到长远,描绘了南阳旅游业发展蓝图。特别是2010年,我们委托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根据南阳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按照“把南阳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伏牛山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和豫西南重要游客集散地”的定位和“整合资源、凸现亮点、丰富内涵”的要求,对原来的南阳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增强了规划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构画了“一心两带四区” (汉韵古城旅游中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观光带、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沿线观光带、南阳古色文化旅游区、伏牛山绿色度假旅游区、桐柏山红色淮源旅游区、丹江蓝色渠首旅游区)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为南阳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前进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严格执行各项旅游规划,努力用规划来规范各类旅游开发行为,实行“先规划、后开发,不符合规划、不允许开发”,做到了“宁留空白,不留遗憾”,遏止了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确保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认真把好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从严控制漂流、索道等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项目上马,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大力倡导和培育绿色旅游、低碳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抓环境,当好旅游发展的推动者。“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我们南阳“西峡经验”的总结。其中,政府主导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旅游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因此,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一方面抓硬环境建设,努力发展大交通,建成了全省三大民用航空港之一南阳机场,开通了南阳至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桂林、成都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焦枝铁路、宁西铁路穿越全境,开通了南阳至北京、上海的始发列车。沪陕、二广、兰南、焦桐等高速公路纵横交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53公里,为全省第一,被交通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为游客进出南阳开辟了快速通道。同时,坚持旅游与城乡建设、山区扶贫开发等工作捆在一起抓,综合利用多种资金,大力加强道路、电力、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景区实现了路通、电通和通讯信号全覆盖,为南阳旅游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2006年以来,抓住全省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打通了内乡宝天曼至南召真武顶之间的旅游“天堑”,并对原有的旅游公路进行了改造升级,构建了快速便捷的伏牛山生态旅游环线,打破了制约南阳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另一方面抓软环境建设,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市直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设立了3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行社引客入宛奖励办法》等含金量较高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成功摘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并真心实意地为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指导业务、排忧解难,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环境的催生和孵化,全市目前已建成景区70多处,其中4A级景区就有11家,组建了中原第一漂、莲花温泉两大旅游集团,发展旅行社111家、星级宾馆饭店47家,研发旅游商品100多种,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同时,坚持旅游与“三农”相结合,大力引导的扶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已开发西峡县化山村、卧龙区古庄村等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景点30多处,发展农家宾馆1000多家,探索出了一条农旅互动的发展之路,得到了省旅游局的充分肯定。
三、抓宣传,当好旅游产品的推销员。宣传推介是旅游部门的一项主要职责,也是开拓旅游市场的一个主要手段。工作中,我们坚持立足本地、着眼周边、辐射远程,采取多种形式,逐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半径。利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河南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南阳旅游进行了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性报道,组织旅游企业到郑州、北京、西安、晋城、武汉、杭州等省内外20多个城市举办了南阳旅游推介会,邀请2500多家外地市旅行社老总到南阳主要景区(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举办了香港•南阳恐龙蛋化石旅游文化资源展、百名国际旅游小姐巡游南阳、恐龙旅游文化节、全球华人祭祀盘古大典、南阳旅游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等大型活动,推出了由乔羽、徐沛东、宋祖英三位音乐大家联袂创作的《南阳,我的家乡》MTV,协助拍摄了《湖光山色》等反映南阳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影视作品,发行了南阳旅游年票,提升了南阳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旅游市场人气逐年大幅度攀升,南阳已成为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四、抓监管,当好广大游客的守护神。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服务理念,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加强岗位培训,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和“激情迎农运,岗位大练兵”活动,已累计培训各类旅游从业人员12000余人次,举办了3届导游员大赛和星级宾馆服务技能大赛,增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连年开展诚信旅游企业评选活动,健全并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形成了“讲文明、守信誉”的行业新风;加强对旅游企业的动态监控,认真落实各项旅游行业管理制度和规定,促进了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和行风评议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了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畅通游客投诉渠道,并开通了12301旅游热线,对游客的投诉和咨询做到了及时受理;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旅游安全形势一直保持稳定。
五、抓调研,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长。坚持从领导到群众,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积极为市领导旅游决策提供可靠依据。2010年,我们根据南阳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如何推动南阳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旅游经济强市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加大了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和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支持力度。2011年,我们着眼当今旅游业发展趋势,围绕如何推动旅游与“三农”融合发展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省旅游局的高度评价。
南阳市旅游局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地市旅游局相比,与省旅游局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地市旅游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南阳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力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旅游市场由低端型向高端型、旅游开发由资源型向创意型、旅游企业由零散型向集团型、旅游服务由大众型向特色型、旅游发展由开发型向环保型“六个转变”,力争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努力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抓规划,当好科学发展的领路人。旅游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先后聘请省内外权威机构制订了《南阳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南阳市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独山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旅游观光带概念性规划》、《南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并指导各县市区制订完善了各项旅游规划,从整体到局部、从当前到长远,描绘了南阳旅游业发展蓝图。特别是2010年,我们委托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根据南阳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按照“把南阳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伏牛山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和豫西南重要游客集散地”的定位和“整合资源、凸现亮点、丰富内涵”的要求,对原来的南阳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增强了规划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构画了“一心两带四区” (汉韵古城旅游中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观光带、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沿线观光带、南阳古色文化旅游区、伏牛山绿色度假旅游区、桐柏山红色淮源旅游区、丹江蓝色渠首旅游区)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为南阳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前进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严格执行各项旅游规划,努力用规划来规范各类旅游开发行为,实行“先规划、后开发,不符合规划、不允许开发”,做到了“宁留空白,不留遗憾”,遏止了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确保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认真把好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从严控制漂流、索道等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项目上马,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大力倡导和培育绿色旅游、低碳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抓环境,当好旅游发展的推动者。“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我们南阳“西峡经验”的总结。其中,政府主导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旅游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因此,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一方面抓硬环境建设,努力发展大交通,建成了全省三大民用航空港之一南阳机场,开通了南阳至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桂林、成都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焦枝铁路、宁西铁路穿越全境,开通了南阳至北京、上海的始发列车。沪陕、二广、兰南、焦桐等高速公路纵横交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53公里,为全省第一,被交通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为游客进出南阳开辟了快速通道。同时,坚持旅游与城乡建设、山区扶贫开发等工作捆在一起抓,综合利用多种资金,大力加强道路、电力、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景区实现了路通、电通和通讯信号全覆盖,为南阳旅游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2006年以来,抓住全省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打通了内乡宝天曼至南召真武顶之间的旅游“天堑”,并对原有的旅游公路进行了改造升级,构建了快速便捷的伏牛山生态旅游环线,打破了制约南阳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另一方面抓软环境建设,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市直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设立了3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行社引客入宛奖励办法》等含金量较高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成功摘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并真心实意地为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指导业务、排忧解难,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环境的催生和孵化,全市目前已建成景区70多处,其中4A级景区就有11家,组建了中原第一漂、莲花温泉两大旅游集团,发展旅行社111家、星级宾馆饭店47家,研发旅游商品100多种,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同时,坚持旅游与“三农”相结合,大力引导的扶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已开发西峡县化山村、卧龙区古庄村等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景点30多处,发展农家宾馆1000多家,探索出了一条农旅互动的发展之路,得到了省旅游局的充分肯定。
三、抓宣传,当好旅游产品的推销员。宣传推介是旅游部门的一项主要职责,也是开拓旅游市场的一个主要手段。工作中,我们坚持立足本地、着眼周边、辐射远程,采取多种形式,逐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半径。利用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河南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南阳旅游进行了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性报道,组织旅游企业到郑州、北京、西安、晋城、武汉、杭州等省内外20多个城市举办了南阳旅游推介会,邀请2500多家外地市旅行社老总到南阳主要景区(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举办了香港•南阳恐龙蛋化石旅游文化资源展、百名国际旅游小姐巡游南阳、恐龙旅游文化节、全球华人祭祀盘古大典、南阳旅游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等大型活动,推出了由乔羽、徐沛东、宋祖英三位音乐大家联袂创作的《南阳,我的家乡》MTV,协助拍摄了《湖光山色》等反映南阳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影视作品,发行了南阳旅游年票,提升了南阳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旅游市场人气逐年大幅度攀升,南阳已成为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四、抓监管,当好广大游客的守护神。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服务理念,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加强岗位培训,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和“激情迎农运,岗位大练兵”活动,已累计培训各类旅游从业人员12000余人次,举办了3届导游员大赛和星级宾馆服务技能大赛,增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连年开展诚信旅游企业评选活动,健全并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形成了“讲文明、守信誉”的行业新风;加强对旅游企业的动态监控,认真落实各项旅游行业管理制度和规定,促进了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和行风评议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了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畅通游客投诉渠道,并开通了12301旅游热线,对游客的投诉和咨询做到了及时受理;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旅游安全形势一直保持稳定。
五、抓调研,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长。坚持从领导到群众,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积极为市领导旅游决策提供可靠依据。2010年,我们根据南阳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如何推动南阳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旅游经济强市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加大了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和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支持力度。2011年,我们着眼当今旅游业发展趋势,围绕如何推动旅游与“三农”融合发展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省旅游局的高度评价。
南阳市旅游局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地市旅游局相比,与省旅游局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地市旅游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南阳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力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旅游市场由低端型向高端型、旅游开发由资源型向创意型、旅游企业由零散型向集团型、旅游服务由大众型向特色型、旅游发展由开发型向环保型“六个转变”,力争2012年,全市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努力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武海洋)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中共淮阳县委 淮阳县人民政府:树立“淮阳标准” 打造旅游引擎 全 2012-2-13 14:47:26
- 云台山景区管理: 坚持质量效益相统一 当好旅游行业排头兵 2012-2-13 14:46:31
- 中共南召县委 南召县人民政府:强化推进资源集聚性整合 奋力实现 2012-2-13 14:45:16
- 河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向集团化发展模式迈 2012-2-13 14:44:09
- 洛阳市人民政府: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着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2012-2-13 14:43:0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