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着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http://www.hnta.cn 2012-2-13 14:43:02 来源: 点击:次
近年来,洛阳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标,以打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为抓手,以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为主线,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体制机制创新、信息化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抓项目引资,带动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狠抓旅游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策划、包装、整理、筛选了全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额150亿元,年内投入资金26亿元。一是打造高品位旅游景区。投资200亿元建设关圣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涧西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白马寺景区环境提升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大唐洛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投资5.2亿元建设龙门景区提升项目。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建设洛宁龙泰大酒店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白云山五星级国际大酒店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五星级偃师中成大酒店项目。三是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投资15亿元建设宝龙城市广场城市旅游综合体项目,投资13.5亿元建设龙门一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38亿元建设青要山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8亿元建设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项目。通过谋划建设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高品位旅游重大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产品体系和业态日益丰富,城市旅游功能日臻完善,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抓品牌建设,带动提升洛阳城市旅游形象
一是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品牌。以创建国家5A、4A级景区为抓手,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现有龙门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3个国家5A级景区,国家5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栾川县也以创建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成果,赋予了栾川模式新的内容。二是着力打造节会旅游品牌。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为龙头,大力发展节会旅游,相继推出小浪底观瀑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等四季旅游节会,成为招揽游客、集聚人气、增加旅游效益的有效平台,实现全年旅游无淡季。三是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集旅游咨询、服务、预订等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开通旅游观光巴士,使洛阳旅游国际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建设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田园式伊河生态廊道,建设荟萃龙门、关林、洛浦公园、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众多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的龙门大道,使得洛阳旅游环境日益优化。四是着力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围绕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旅游国标、行标,推出34个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旅游服务精细化、人性化、特色化更加明显。
三、抓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一是实施旅游体制创新。成立了高规格的龙门石窟文化旅游园区,整合了文物、旅游、园林、林业、水利等单位职能,打破原有的市、县、区和景区的多头管理模式,由管委会对辖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营销,充分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龙门园区确定了 “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唐风古韵、山水文化园区”的建设目标,投资260亿元,着力建设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特色演艺、特色餐饮、特色购物为一体、“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综合型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二是实施旅游机制创新。积极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旅游航母企业,先后组建了景区类型的洛阳龙门旅游集团、交通类型的洛阳交通旅游集团、酒店类型的洛阳航空旅游集团、餐饮类型的洛阳餐饮旅游集团,增强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劲。三是实施旅游职能创新。积极谋划成立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旅游产业促进的职能,增加统筹、整合、协调全市旅游资源的职能,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的职能,增加指导、监督、规范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能,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谋划和协调,积极推动由单一的旅游行业管理向旅游产业促进、综合协调服务、统筹多部门联动转变,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
四、抓信息网络引领,带动城市旅游服务水平
以创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为目标,强力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一是打造旅游网站集群。洛阳旅游网目前拥有三个版本(资讯网、政务网、手机网)和八国语言,能够全方位服务境内外游客。洛阳旅游体验网达到国内旅游网站一流水平。二是建设旅游官方微博。通过洛阳市旅游官方微博向广大网民推介洛阳旅游信息和旅游产品,目前,洛阳旅游新浪微博粉丝已达34万,腾讯微博粉丝33万,排行全国城市级第三名。三是积极开展无线旅游。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导游、手机看牡丹及景区、旅游助手等服务。在全国首家推出旅游电子门票和网上预订业务,大力推行旅游电子商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洛阳之旅。四是大力扶持信息化示范工程。出台旅游信息化示范性项目奖励标准,对旅游信息化项目进行奖励,有效地调动了旅游行业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一、抓项目引资,带动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狠抓旅游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策划、包装、整理、筛选了全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额150亿元,年内投入资金26亿元。一是打造高品位旅游景区。投资200亿元建设关圣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涧西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白马寺景区环境提升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大唐洛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投资5.2亿元建设龙门景区提升项目。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5亿元建设洛宁龙泰大酒店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白云山五星级国际大酒店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五星级偃师中成大酒店项目。三是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投资15亿元建设宝龙城市广场城市旅游综合体项目,投资13.5亿元建设龙门一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38亿元建设青要山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8亿元建设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项目。通过谋划建设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高品位旅游重大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产品体系和业态日益丰富,城市旅游功能日臻完善,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抓品牌建设,带动提升洛阳城市旅游形象
一是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品牌。以创建国家5A、4A级景区为抓手,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现有龙门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3个国家5A级景区,国家5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栾川县也以创建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成果,赋予了栾川模式新的内容。二是着力打造节会旅游品牌。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为龙头,大力发展节会旅游,相继推出小浪底观瀑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等四季旅游节会,成为招揽游客、集聚人气、增加旅游效益的有效平台,实现全年旅游无淡季。三是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集旅游咨询、服务、预订等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开通旅游观光巴士,使洛阳旅游国际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建设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田园式伊河生态廊道,建设荟萃龙门、关林、洛浦公园、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众多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的龙门大道,使得洛阳旅游环境日益优化。四是着力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围绕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旅游国标、行标,推出34个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旅游服务精细化、人性化、特色化更加明显。
三、抓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一是实施旅游体制创新。成立了高规格的龙门石窟文化旅游园区,整合了文物、旅游、园林、林业、水利等单位职能,打破原有的市、县、区和景区的多头管理模式,由管委会对辖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营销,充分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龙门园区确定了 “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唐风古韵、山水文化园区”的建设目标,投资260亿元,着力建设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特色演艺、特色餐饮、特色购物为一体、“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综合型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二是实施旅游机制创新。积极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旅游航母企业,先后组建了景区类型的洛阳龙门旅游集团、交通类型的洛阳交通旅游集团、酒店类型的洛阳航空旅游集团、餐饮类型的洛阳餐饮旅游集团,增强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劲。三是实施旅游职能创新。积极谋划成立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旅游产业促进的职能,增加统筹、整合、协调全市旅游资源的职能,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的职能,增加指导、监督、规范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能,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谋划和协调,积极推动由单一的旅游行业管理向旅游产业促进、综合协调服务、统筹多部门联动转变,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
四、抓信息网络引领,带动城市旅游服务水平
以创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为目标,强力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一是打造旅游网站集群。洛阳旅游网目前拥有三个版本(资讯网、政务网、手机网)和八国语言,能够全方位服务境内外游客。洛阳旅游体验网达到国内旅游网站一流水平。二是建设旅游官方微博。通过洛阳市旅游官方微博向广大网民推介洛阳旅游信息和旅游产品,目前,洛阳旅游新浪微博粉丝已达34万,腾讯微博粉丝33万,排行全国城市级第三名。三是积极开展无线旅游。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手机导游、手机看牡丹及景区、旅游助手等服务。在全国首家推出旅游电子门票和网上预订业务,大力推行旅游电子商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洛阳之旅。四是大力扶持信息化示范工程。出台旅游信息化示范性项目奖励标准,对旅游信息化项目进行奖励,有效地调动了旅游行业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2012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12-2-13 14:40:22
- 【河南日报】2011年河南旅游十大亮点 2012-2-13 8:42:40
- 2011年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 2012-2-12 16:58:09
- 【中国经济报】河南春节旅游收入47亿 2012-2-8 10:36:34
- 【大河报】春节七天河南全省旅游收入近50亿元 2012-2-8 10:31:4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