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遗产的旅游出路:不能把营利放首位
http://www.hnta.cn 2009-6-17 10:37:47 来源:新京报 点击:次
对话:非遗旅游要保持文化原真性
刘红婴,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遗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健民,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为非遗而非遗会成“伪民俗”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大规模的复制?
刘红婴:非遗的特殊性正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一些非遗模拟表演其实已经变了味。真正的非遗应该是原生态的,人和当地生活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价值观。如果我们不顾及一种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只是单纯地为非遗而非遗,就会演变成为一种“伪民俗”。
建立名录不是给名分或待遇
记者: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刘红婴:首先要建立国内法的法律体系,准确贯彻国际法的精神要旨。
第二是深入开展拯救工作,整理和建立非遗名录。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名录并不是给名分或者待遇,要避免狂热。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宣布的三批非遗名录总共不过90项,而我们公布的两批国家级名录的数量已达1028项,数量过于庞大,容易造成鱼目混珠,就难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第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出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专门人才。
非遗旅游不能把营利放首位
记者:旅游开发对非遗的意义是什么?
王健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有很多的结合点,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日本的歌舞伎表演、苏州园林里的小规模昆曲演出。但非遗旅游必须要在保护的前提下保持一种文化的原真性,而且不能把营利放在第一位。
非遗保护的资金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扶持以及企业与个人的捐赠。只靠旅游收入支撑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太现实,非遗也容易受到伤害。
作者:马青春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旅行社如何塑造忠诚游客 2009-6-16 8:55:14
- “非遗游”的是与非 2009-6-15 10:28:57
- 中国最贵度假酒店不是好名声 2009-6-15 9:56:19
- 北大女博士夫妇遭雷击坠崖的警示 2009-6-15 9:25:09
- 丽江“围城”追踪:古维费能否呵护世界文化遗产? 2009-6-12 9:04:2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