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穷绿之地”神农架的突围之路
http://www.hnta.cn 2009-6-1 13:5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禁伐之困

    “湖北保不住一个神农架是犯罪。”早在1981年2月,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这样严厉的指出。

    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亲笔批示,“神农架林区生态地位重要,应当纳入天然林保护范畴。”

    2000年3月,神农架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采伐,关闭了80多家森工企业。长期形成的“一木独大”的产业格局彻底终结。

    自此造成的连锁反应是,地方经济滑坡,从事木材生产、加工的工人大批下岗,农民减收,财政锐减,社会在这一年变得不稳定起来。

    2003年3月9日,神农架全区正式禁伐,陈伟所在林场原有职工369人,禁伐后,一次性安置了208人,按照工龄计算,每人每年补偿600多元,一次发放,不想一次安置的人员,比如陈伟这样的,就转型做了护林员,月薪400多,和当时全国职工平均月收入781元,已有明显差距。

    陈伟自此感觉日子紧了起来。

    这一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神农架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神农架保护与发展问题,确立了“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

    如今,森林覆盖率上升到88%,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数量增至1300多只。

    2008年,神农架林区的GDP完成了大幅的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增长了16.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64元,增长14.4%。

    但这个数字放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上看,却是一片惨淡。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

    林区政府发改委主任向长友有些激动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周边县市,GDP动辄百亿,我们根本不能比。

    向长友说,当地经济主要是由水电和矿山产业完成的。“主要是磷矿,但在生态保护区里,却不能开发。”

    神农架境内已探明磷、锌、硅、水晶、玛瑙、冰洲石等20多种矿藏,其中磷储量为1.5亿吨,是全国著名磷矿带区;铅锌资源量592.14万吨,是全国特大型铅锌矿床。全区矿产总价值按现值计算,在600亿元以上。

    他不断强调,这些只是书面上的产值,不能化为实际。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受限制很大,不能大规模开发,从2003年开始做工作,2004年开发了一些,“没有这些矿产,GDP更没法增收了。”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