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免费变“浩劫”考验各方
http://www.hnta.cn 2008-7-31 9:01:23 来源:南阳日报 点击:次
7月15日,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首次向公众免费开放,但让管理者始料不及的是,日均接待能力2万人的公园一下涌进了7万人,净月潭承载严重超负荷,公园内秩序混乱,遍地垃圾,一些游乐设施被损坏,管理人员应接不暇,“按下葫芦起了瓢”,局面一度趋于失控状态。专家认为,净月潭免票出现的问题考验着政府、相关部门和民众多方共赢的能力。
引来一片叫好声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春市东南部,距市中心仅18公里,山清水秀、林木繁茂。公园树种之多,面积之大,距城市之近,亚洲罕见,被国内外游客称之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不过,30元的门票也将一些收入平平的百姓拒之门外,不能经常游览净月潭。
日前,长春市市长崔杰在净月潭参加公益活动时,得知群众有较高的休闲娱乐要求,但受门票所限,不能经常游览净月潭。于是崔杰向有关部门建议,争取让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每月免费对外开放一天,让百姓在工作之余尽情放松,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针对市长的建议,净月开发区相关部门决定每月15日全天向游客免费开放。同时,为方便市民早晚休闲健身,每天8时之前和18时之后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引来百姓一片叫好之声,并得到了长春市民的热烈响应。据了解,在保证游玩质量的前提下,公园最大的日均接待能力为2万人,在正常夏季双休日,净月潭日均游客约3000人。而7月15日首次免费开放当日,有7万名游客涌入净月潭。“幸亏中午下雨了,否则人数肯定超过10万。”园方人士说。
承载严重超负荷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开放一天的净月潭宛如遭到一场“浩劫”:游人跳到水里野浴、草坪上乱搭帐篷、遍地都是垃圾……投资数千万元的荷花园,上午的游客揪荷叶当扇子,下午的游客揪荷叶挡雨,至少一半荷叶被毁……管理人员跑前跑后,“按下葫芦起了瓢”,管了这个管不了那个。 “平时,我们要求园内垃圾5分钟清除,现在要好几天才能清理掉。”园方人士说。
更令人担心的是安全隐患,不允许吸烟的地方满地烟头,还有游客搬来液化气罐要在森林里烤肉串……
而游客也觉“不爽”。“人太多,本想清静,却变成了赶集。”市民陈莉说。由于游客多,为保证游人安全,园方不允许车辆入内,很多游人不得不拎着帐篷、桌椅、食品等徒步前进。有的游客认为,“限制太多,不如买票时玩得自由尽兴”。
据了解,净月潭免费开放引发的混乱局面引起了长春市民的热议。当天就有群众打电话给相关部门,一部分人认为不能再免费了,再这样下去公园受不了,另一部分希望能够继续免费开放,把这件让老百姓受益的事坚持下去。
考验多方共赢能力
长春净月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文俊认为,净月潭免费开放涉及多方利益,一是百姓能否得到实惠,二是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三是公园管理人员工作负担能否承受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决定“免”还是“不免”。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朱立春认为,免费开放是一件好事,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也可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文化权益。免费开放不一定非要设定“免费日”,可以考虑其他多种方式,把人流疏导开。比如今天老人免费,明天学生免费,这样游客就会分散开。还可以推出家庭票、团体票等优惠票,不仅百姓受益,园方还会有一个连带效益。“让百姓享有更多的公益文化权利,不一定仅仅是免费,也可以尝试低价。如果平时永远是几十元一张门票,那么免费开放日永远是‘人满为患’”。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田毅鹏认为,任何公共资源,包括博物馆、公园,都存在自身运行的规律,超过其承载能力,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因此,在免费开放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制定一套适应免费开放的运行机制和操作办法。
长春时评人牛角认为,免费日等很多政府意愿式的优惠政策,能否持续下去往往和公民素质息息相关。每一个不文明游客的行为都是对其他人权利的损害,对这种行为的漠视也将最终触及自身利益。牛角认为,“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公民还没有学会‘共赢’”。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