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构建旅游环境“新生态” 引领旅游经济“新常态”
河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寇武江
http://www.hnta.cn 2015/1/13 10:14:32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六、从信息到智慧将成为科技运用新常态。信息是一种零碎的等待人们来挑捡的仓库,而智慧则是针对游客或受众进行私人定制的信息服务。旅游营销已经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主要是靠单纯的信息累积到精确的智慧传送。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使我国旅游信息化进入智慧化阶段,呈现工具化、协同化、网络化、移动化、社会化、智慧化的特征。智慧化技术运用,利于通过信息流整合辅助完成产业链整合与再重组,推动碎片化的信息堆积走向智能化的信息推送,提高合作层次、营销水平和产业组织水平,增强旅游业吸纳相关服务业的能力,起到扩充旅游服务体系的效果。

    七、从消耗到循环将成为发展方式新常态。良好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对生态美的欣赏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对旅游业来说,生态环境与服务环境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活动也因带动大量人口流动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为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旅游业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效能,宣传和提倡文明旅游、低碳旅游、平安旅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从人力到人才将成为服务层次提升新常态。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人际交往密切型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亲和能力对保证旅游服务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常态”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我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旅游业不再是吸收就业、脱贫致富的功臣,相反,还要与其他行业竞争人力,对于人才的需要大于对人力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旅游人才市场、完善薪酬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把“人力”转化成“人才”,并留住人才。

    九、从弱散到联盟将成为产业组织方式新常态。“多元+散客”使客户群化整为零,带薪休假落实使旅游时间从集中走向分散,旅游消费变得更个性、多样、私密、零星、不可预测,对服务和生态环境要求更高。这使大中型旅游企业的规模优势有所削弱,而小微型旅游企业在提供个性化、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方面优势突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这将使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依存程度加深,政府管理不能再走“抓大放小”的老路,而要帮助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使其优势互补,既发挥大中企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又释放小微企业的活力。

    十、从管理到服务将成为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新常态”下,旅游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上要充分发挥拉动消费、调整结构、为民惠民的作用;中观上要创新重组产业链条,构建适合散客需求的产业体系;微观上,要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市场监督管理、人才吸纳培养等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但“新常态”下政府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作用,不能表现在直接插手产业操作,而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从行政化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以“美化环境、净化市场、优化服务”为核心,为游客、企业、市场服务,推动旅游发展。
作者:寇武江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