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 培育亮点
积极探索“农游一体”富民新路子
http://www.hnta.cn 2010-11-30 来源: 点击:次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美丽富饶的伏牛明珠——西峡县,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配套旅游服务、极具欧陆风情的旅游小镇迅速崛起,成为镶嵌在伏牛山水中的一个亮丽明珠,它就是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
西峡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辖10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3万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和省旅游体制改革试点县。化山村距西峡县城30公里,311国道沿村而过,全村5个村民小组237户931人。2001年以来,随着周边龙潭沟、鹳河漂流、五道幢、老君洞、伏牛地下河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化山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旅游局的倾心指导下,立足地处旅游环线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腹地的区位优势,围绕以农家宾馆为主的旅游配套服务做文章,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不到十年时间,由一个河南省比较贫困村一跃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新农村整体推进先进村。目前,全村农家宾馆已达180家,床位8000张,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人,2009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0元,其中90%来自旅游。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划先行,定位带动
随着西峡旅游产业和“菌果药”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西峡县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农游一体”发展理念,确立了“以游促农、农游合一、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农、游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为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这一决策,化山村适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农、游结合纳入整体工作部署,确立了建成“豫西南最佳旅游配套服务基地”的目标定位,聘请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制订了化山新农村建设中远期规划和深圳大学制订了化山村农家宾馆群建设规划,有序推进,科学发展,做到了“四化”,即在建筑风格上“欧式化”,严格按照“50年不落后和彰显西欧风情”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在配套设施上“人性化”,按照游客所需“量身定制”,“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在绿化模式上“园林化”,采取“一年四季常青,乔、灌、花、草结合”的园林绿化模式;在整体效果上“景观化”,达到别墅建筑一区一特色、一线一风景的如画效果。目前,化山村已初步形成东庄组伏牛山庄、北坡组龙潭山庄、炉子沟“农家乐”和高档别墅群休闲度假区四个各具特色、高中低档俱全的农家宾馆集群。
二、开阔视野,典型推动
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下一步就是如何引导农民改变“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模式,走向旅游服务的新领域,这对于长期受小农思想影响,祖祖辈辈生活在山窝里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山里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革命。对此,我们在县委、政府及上级旅游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着力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扶持。一是分析市场形势,消除群众发展旅游产业的疑虑。我们以旅游产业的广阔前景,特别是龙潭沟等景区周边旺季“一床难求”的火爆场面为依据,向群众分析农家宾馆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位置,同时组织农户代表到洛阳重渡沟、西安、成都等地考察学习,现身说法,逐步坚定农户的发展信心。二是干部带头,典型带动,引领发展。在支持群众发展的同时,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发展农家宾馆,组织有经营头脑和经济承受能力的12个农户,高起点规划,建设特色农家别墅12座,引领建筑新潮流。由于经营得当,只用两年的时间,村干部和12户农家宾馆业主就因搞家庭宾馆,成了远近闻名的的富裕户。如我村的曹彦丽,2003年还是租用他人房屋来办农家宾馆,通过经营宾馆,她每年的纯利润就达50多万元,2008年又投资360万元盖起了自己的高档别墅宾馆——“个园”。还有“聚贤居”宾馆的业主刘保坤,为人诚实守信,服务质量得到各大旅行社的认可,成为各地旅行社入住宾馆的首选,去年他在自家宾馆周边又盖起了两座楼,还配置了会议室、舞厅等设施,一次就能接待游客200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群众纷纷上马,竞相效仿,从而掀起了化山村农家宾馆服务业的发展高潮。
三、培育亮点,政策驱动
为进一步激发和鼓励农户发展农家宾馆的积极性,县委、政府加大产业政策的扶持引导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旅游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开发的意见》、《关于扶持农家宾馆发展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农家宾馆发展。一是“政府引导”,培育亮点。在化山村筛选一处作为“全县农家宾馆建设示范点”,由县里聘请专家统一制订规划。对按照全县农家宾馆规划建设的农户,由县、乡政府分别给予扶持人民币1万元,同时由县里投资500万元配套建设水、电、路、光亮、通讯及绿化、美化等工程。二是“市场运作”,拓宽渠道。鼓励本村农户以宅基地入股、合伙、合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农家宾馆建设,广纳资金,广开财路,打破农家宾馆建设的资金瓶颈。三是“社会配合”,营造氛围。全县各级各部门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支持、服务和参与农家宾馆发展的浓厚政治文化氛围。工商部门为农家宾馆农户按成本价格,统一颁发了工商营业执照,减免了工商管理费;税务部门为农家宾馆农户统一代购代办税务发票;环保部门积极指导农家宾馆农户排污和垃圾处理,减免环境影响评估费用;电力部门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家宾馆电网配置,指导用电安全;金融部门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为农家宾馆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几年来,县里直接和间接用于农家宾馆建设的资金达3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家宾馆的建设。
四、强化培训,市场拉动
化山农家宾馆发展时间短、势头猛,但缺乏管理经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为促进农家宾馆健康、有序、规范化发展,我们以培训为抓手,不断提高农家宾馆从业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农家宾馆星级评定标准》、《西峡县农家旅馆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提高我县农家宾馆的软硬件档次。服从县农家宾馆管理办公室管理,定期联合工商、公安、卫生、物价、安检、消防等部门,对所有农家宾馆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依法经营。按照不同农家宾馆的软硬件建设和外地游客反馈情况,鼓励农户积极申报星级农家宾馆,目前化山村共有河南省星级农家宾馆22家,其中三星级7家。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农户,参加县里举办的旅游培训活动,提高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我们也邀请南阳、西峡的旅游院校的老师们到化山村,举办安全、卫生、服务、接待礼仪、餐饮、实践技能及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设施档次。同时,还迎合旅游淡旺节,适时组织举行农家特色菜大赛、服务员技能大赛等活动,评选行业能手、技能标兵,定期组织能手、标兵入户,面对面指导交流。三是组建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吸纳农家宾馆业主为会员,制订章程,进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室内用具装备、统一食宿价目上墙、统一规范户外招牌、统一排序宾馆编号、统一共享“龙潭沟”品牌,确保诚信经营、文明经营。
几年来,西峡旅游业的发展为化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家家户户搞经营,男女老少皆老板,初步达到了开发一个景点,建成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下步我们将借此次会议为契机,瞄准“豫西南最佳旅游配套服务基地”的目标定位,加倍努力,加大投入,加速发展,力争早日建成一批“精品景点”、“招牌饭菜”、“特色庭院”、“新奇景观”,打响“化山农家”这一品牌,努力成为“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一大亮点,向关心支持西峡旅游事业的各级各部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时,真诚地欢迎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到西峡观光旅游、指导工作。
谢谢大家!
大家好!
在美丽富饶的伏牛明珠——西峡县,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配套旅游服务、极具欧陆风情的旅游小镇迅速崛起,成为镶嵌在伏牛山水中的一个亮丽明珠,它就是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
西峡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辖10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3万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和省旅游体制改革试点县。化山村距西峡县城30公里,311国道沿村而过,全村5个村民小组237户931人。2001年以来,随着周边龙潭沟、鹳河漂流、五道幢、老君洞、伏牛地下河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化山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旅游局的倾心指导下,立足地处旅游环线和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腹地的区位优势,围绕以农家宾馆为主的旅游配套服务做文章,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不到十年时间,由一个河南省比较贫困村一跃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新农村整体推进先进村。目前,全村农家宾馆已达180家,床位8000张,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人,2009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0元,其中90%来自旅游。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划先行,定位带动
随着西峡旅游产业和“菌果药”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西峡县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农游一体”发展理念,确立了“以游促农、农游合一、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农、游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为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这一决策,化山村适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农、游结合纳入整体工作部署,确立了建成“豫西南最佳旅游配套服务基地”的目标定位,聘请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制订了化山新农村建设中远期规划和深圳大学制订了化山村农家宾馆群建设规划,有序推进,科学发展,做到了“四化”,即在建筑风格上“欧式化”,严格按照“50年不落后和彰显西欧风情”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在配套设施上“人性化”,按照游客所需“量身定制”,“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在绿化模式上“园林化”,采取“一年四季常青,乔、灌、花、草结合”的园林绿化模式;在整体效果上“景观化”,达到别墅建筑一区一特色、一线一风景的如画效果。目前,化山村已初步形成东庄组伏牛山庄、北坡组龙潭山庄、炉子沟“农家乐”和高档别墅群休闲度假区四个各具特色、高中低档俱全的农家宾馆集群。
二、开阔视野,典型推动
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下一步就是如何引导农民改变“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模式,走向旅游服务的新领域,这对于长期受小农思想影响,祖祖辈辈生活在山窝里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山里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革命。对此,我们在县委、政府及上级旅游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着力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扶持。一是分析市场形势,消除群众发展旅游产业的疑虑。我们以旅游产业的广阔前景,特别是龙潭沟等景区周边旺季“一床难求”的火爆场面为依据,向群众分析农家宾馆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位置,同时组织农户代表到洛阳重渡沟、西安、成都等地考察学习,现身说法,逐步坚定农户的发展信心。二是干部带头,典型带动,引领发展。在支持群众发展的同时,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发展农家宾馆,组织有经营头脑和经济承受能力的12个农户,高起点规划,建设特色农家别墅12座,引领建筑新潮流。由于经营得当,只用两年的时间,村干部和12户农家宾馆业主就因搞家庭宾馆,成了远近闻名的的富裕户。如我村的曹彦丽,2003年还是租用他人房屋来办农家宾馆,通过经营宾馆,她每年的纯利润就达50多万元,2008年又投资360万元盖起了自己的高档别墅宾馆——“个园”。还有“聚贤居”宾馆的业主刘保坤,为人诚实守信,服务质量得到各大旅行社的认可,成为各地旅行社入住宾馆的首选,去年他在自家宾馆周边又盖起了两座楼,还配置了会议室、舞厅等设施,一次就能接待游客200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群众纷纷上马,竞相效仿,从而掀起了化山村农家宾馆服务业的发展高潮。
三、培育亮点,政策驱动
为进一步激发和鼓励农户发展农家宾馆的积极性,县委、政府加大产业政策的扶持引导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旅游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开发的意见》、《关于扶持农家宾馆发展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农家宾馆发展。一是“政府引导”,培育亮点。在化山村筛选一处作为“全县农家宾馆建设示范点”,由县里聘请专家统一制订规划。对按照全县农家宾馆规划建设的农户,由县、乡政府分别给予扶持人民币1万元,同时由县里投资500万元配套建设水、电、路、光亮、通讯及绿化、美化等工程。二是“市场运作”,拓宽渠道。鼓励本村农户以宅基地入股、合伙、合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农家宾馆建设,广纳资金,广开财路,打破农家宾馆建设的资金瓶颈。三是“社会配合”,营造氛围。全县各级各部门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支持、服务和参与农家宾馆发展的浓厚政治文化氛围。工商部门为农家宾馆农户按成本价格,统一颁发了工商营业执照,减免了工商管理费;税务部门为农家宾馆农户统一代购代办税务发票;环保部门积极指导农家宾馆农户排污和垃圾处理,减免环境影响评估费用;电力部门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家宾馆电网配置,指导用电安全;金融部门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为农家宾馆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几年来,县里直接和间接用于农家宾馆建设的资金达3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家宾馆的建设。
四、强化培训,市场拉动
化山农家宾馆发展时间短、势头猛,但缺乏管理经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为促进农家宾馆健康、有序、规范化发展,我们以培训为抓手,不断提高农家宾馆从业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农家宾馆星级评定标准》、《西峡县农家旅馆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提高我县农家宾馆的软硬件档次。服从县农家宾馆管理办公室管理,定期联合工商、公安、卫生、物价、安检、消防等部门,对所有农家宾馆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依法经营。按照不同农家宾馆的软硬件建设和外地游客反馈情况,鼓励农户积极申报星级农家宾馆,目前化山村共有河南省星级农家宾馆22家,其中三星级7家。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农户,参加县里举办的旅游培训活动,提高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我们也邀请南阳、西峡的旅游院校的老师们到化山村,举办安全、卫生、服务、接待礼仪、餐饮、实践技能及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设施档次。同时,还迎合旅游淡旺节,适时组织举行农家特色菜大赛、服务员技能大赛等活动,评选行业能手、技能标兵,定期组织能手、标兵入户,面对面指导交流。三是组建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吸纳农家宾馆业主为会员,制订章程,进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室内用具装备、统一食宿价目上墙、统一规范户外招牌、统一排序宾馆编号、统一共享“龙潭沟”品牌,确保诚信经营、文明经营。
几年来,西峡旅游业的发展为化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家家户户搞经营,男女老少皆老板,初步达到了开发一个景点,建成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下步我们将借此次会议为契机,瞄准“豫西南最佳旅游配套服务基地”的目标定位,加倍努力,加大投入,加速发展,力争早日建成一批“精品景点”、“招牌饭菜”、“特色庭院”、“新奇景观”,打响“化山农家”这一品牌,努力成为“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一大亮点,向关心支持西峡旅游事业的各级各部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时,真诚地欢迎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到西峡观光旅游、指导工作。
谢谢大家!
作者:
(责任编辑:周燕)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竹园村“百村万户”旅游富农工程培训工作情况 2010-12-1 10:03:47
- 重渡沟“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情况 2010-12-1 10:00:53
- 尧山镇“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2010-12-1 9:58:41
-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引领“百村万户”致富 2010-12-1 9:56:31
- 十三里桥乡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情况汇报 2010-11-30 17:53:1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