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百村万户专栏 >> 人才培训 >> 正文
教育提升培训提高 促进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辉县市“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培训工作典型材料
http://www.hnta.cn 2010-11-30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省委、省政府把“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确定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实事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省旅游局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了《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培训工作方案,为全面提高乡村旅游人才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辉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决定将“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抓好抓实,力争使此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使旅游兴市、旅游富民慧民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民俗资源、山水资源、特色文化资源、旅游商品资源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一些成绩。至去年底,我市8个景区有万仙山、八里沟两家AAAA级旅游区,关山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寺 国家森林公园,百泉、回龙两家AAA级旅游区,回龙农业示范点等。景区周边村民依靠旅游走上致富之路。通过层层筛选和验收组的验收,在全省第一批128个旅游富民特色村中新乡市有7个,其中辉县就有4个,分别是:沙窑乡南坪村、郭亮村,上八里镇回龙村和拍石头乡松贡水村。目前,由河南省社科院牵头编制的沙窑乡南坪村、郭亮村,上八里镇回龙村三个村规划策划方案已通过省旅游局组织的评审,即将开始实施。同时,按照“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作的要求,在今年8月份,我们又对八里沟、九莲山、回龙、关山、万仙山、秋沟、齐王寨等景区以及景区外围所有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农家宾馆、商摊、餐馆、游乐项目等农家乐项目进行了详细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农家乐610家,共计从业人员2万余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只局限于原生态的原始回归,对旅游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必须常抓不懈。三年前,我们就提出了“教育提升,培训提高”的方针,并把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成立从业人员培训机构
   为了加强旅游从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市旅游的实际情况,由一名局长牵头,旅游协会和人事科共同组成培训机构。从2008年开始对全市的旅游从业人员每年两次进行集中或分散培训。
   二、编写培训资料
   为适应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落实“教育提升”战略,不断以提高辉县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为着眼点。近年来,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投资18万元编写并印制了《辉县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一万册)、《游遍辉县》(一万册)(导游培训教材5000册)等适合我市旅游特点的培训教材。
   三、搞好从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为使培训取得实效,我们每年从河师大等大中专院校聘请专业教师授课,从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发展前景、旅游安全知识、职业道德、服务礼仪等多方面对全市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分批分期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对象有旅游接待饭店管理人员、农家旅馆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累计培训从业人员达1600余人。此外,还多次组织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并组织农家旅馆从业人员分8批次赴木札岭、栾川等地实地参观学习,通过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深入景区、乡村,切实加强对农家乐服务的指导
   主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对乡村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要求与礼仪规范、餐饮与客房服务程序、餐饮卫生与服务安全知识、农家乐规划与营销等知识进行现场的指导。
   “教育提升,培训提高”是一项长期工程,几年来,通过培训,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旅游人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对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管理知识及理念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发挥了一定作用。2010年我们将结合进一步抓好制定特色旅游村镇长期发展规划和“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发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农家乐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抓好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努力提高辉县市的旅游知名度。




辉县市旅游风景管理局
2010年9月27日

作者: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