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工作汇报
http://www.hnta.cn 2010-11-30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
一、基本情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在发展历史文化游、生态旅游的同时,依托我市各乡村镇丰富的民俗资源、山水资源、特色文化资源、旅游商品资源等大力发展乡村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29个特色旅游村。目前我市共有“农家乐”1303家,其中旅社型1083家,餐饮型171家,体验型6家,购物型41家,特殊型2家。2009年我市乡村游共接待1200万人次,直接收入近2亿元人民币,带动综合收入约80亿元人民币。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该项工作组织复杂,任务繁多,时间跨度长,为确保实效,洛阳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郭洪昌任名誉组长,副市长杨炳旭任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王夕中、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旅游局,由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包括:各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新农办、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单位。明确了各自责任分工,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各县(市)区责任单位的工作进度,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了对此项工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和良好局面,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考核。将“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列入政府今年的目标考核内容和市旅游局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由市目标办、市绩效办、市旅游局一起将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各级乡镇、旅游特色村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专项目标责任书,层层抓落实,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确保了工作不走过场,真抓实干,取得实效。
三是加快工作进度。按照省旅游局有关“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通知要求,我市迅速动员,认真组织,抽调了30名工作人员,分成6个工作小组分头深入各县(市)区旅游村镇,从旅游规划、旅游道路、旅游标识、旅游停车位、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农家乐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了细致的摸底排查,在全面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初步筛选出29个特色村。
四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农家乐”。洛阳市“农家乐”还处于成长期,但从这几年的发展实绩考察,它确是一个“富民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经济崛起带,成为洛阳市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新的产业支撑,起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体现了农村一、二、三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发展与和谐相融合,成效明显,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接受调查的30户“农家乐”经营者告诉我们:“95%的家庭成员不需再外出务工,且每个家庭平均要雇佣服务员2─3人,旺季时最多要4─6人。”特别是一些“农家乐”的女主人们,对发展家庭宾馆情有独钟,她们说:“这种形式解决了农村40岁左右妇女盼转移、难离家的矛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同时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非常适宜农民。” 从“农家乐”收入了解,客源丰富,闻名遐迩的重渡沟风景区平均每户“农家乐”的净收入在4到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这一数值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近3倍。天池山三号“农家乐”主人赵振锋感慨地说:“过去靠出卖力气过日子,辛苦不说,日子过得还很紧巴﹔现在办起‘农家乐’后,日子过得轻松而富足。”2、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带动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家乐”集吃、住、游、购、乐于一体,它不仅作为一个窗口、一个渠道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拉长了农副产品的产与出,供与求的链条,为绿色农业的产品开发创造了无限的生机。重渡沟周边的乡镇和村,已经开始涌现一批蔬菜生产户、畜禽养殖户和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旅游产品生产户和土特产加工厂,如重渡沟柿子醋,重渡沟山果饮料,重渡沟竹艺根雕等,不仅为重渡沟村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拉长了周边乡镇农业产业化链条。据初步统计,2009年重渡沟所在的潭头镇有上万人从事旅游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创社会效益近5亿元,全镇80%以上的农民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富裕路,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农村产业结构深刻的变化。3、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随机调查的游客普遍反映:“公路畅通,标识清楚,接待设施完善,与城市没有太大差距。”近几年随著“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带动村庄环境建设、饮水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等,在治理农村脏乱差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的农民认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卫生安全不仅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带给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对话的信心和豪气。游客们在惊叹生态环境优美时说得最多的是:“现在的农村比城里人住得还舒服”,而农村居民则自豪地说:“欢迎你们经常到我们这里来住住”。4、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致富一方百姓,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也吸引著越来越多民营资本的投入和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的延伸,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据了解,2005年重渡沟景区与北京清华工美公司顺利改制成功,为洛阳市景区企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改制改出了皆大欢喜的新局面,改出了景区的新变化,民营资本为景区基础设施投资注入了近9000万元资金,提升了“农家乐”的层次,构筑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旅游发展格局,而且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土地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带动了农民向二、三产转移。同时,促进了社会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旅游信息服务,消防安全和产品营销技朮服务,餐饮和宾馆服务培训、乡土文化和导游培训等的迅速推进,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品位。5、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和村风文明,带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的“农家乐”旅游开发,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而且村民们的思想素质、道德休养、文明程度都有了惊人的改变和提高。农民大多用语文明,讲话和气,衣著简朴,举止端庄,纯朴善良,热情率直,同时生态保护意识已自觉渗透到每一个农民的脑海中。重渡沟55号主人郭秋杰告诉我们:“过去村民们时不时会上山‘偷树’﹔现在村民们绝不会有这种行为,相反,如果有人砍树破坏生态,全村人都会出来制止。因为他们认识到,绿色、生态也可以生财。”
三、下步打算
“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作为全省的一项重大旅游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市虽然已经做了不少基础工作,在农业旅游观光开发、加快县域旅游发展、以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涌现出了栾川重渡沟村、新安县龙潭沟村和孟津县平乐镇平乐牡丹画专业村、新安县下孤灯奇石专业村等在国内具备了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业旅游、特色旅游村镇,但是与农业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制定特色旅游村镇发展规划、打造特色旅游村镇品牌、农家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农业旅游投入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抓好制定特色旅游村镇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抓好特色旅游村镇深挖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特色和差异化,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工作;抓好特色村镇延伸拓展,吸纳周边村镇农村劳动力,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工作。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在发展历史文化游、生态旅游的同时,依托我市各乡村镇丰富的民俗资源、山水资源、特色文化资源、旅游商品资源等大力发展乡村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29个特色旅游村。目前我市共有“农家乐”1303家,其中旅社型1083家,餐饮型171家,体验型6家,购物型41家,特殊型2家。2009年我市乡村游共接待1200万人次,直接收入近2亿元人民币,带动综合收入约80亿元人民币。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该项工作组织复杂,任务繁多,时间跨度长,为确保实效,洛阳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郭洪昌任名誉组长,副市长杨炳旭任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王夕中、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旅游局,由市旅游局局长魏立峰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包括:各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新农办、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单位。明确了各自责任分工,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各县(市)区责任单位的工作进度,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了对此项工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和良好局面,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考核。将“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列入政府今年的目标考核内容和市旅游局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由市目标办、市绩效办、市旅游局一起将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各级乡镇、旅游特色村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专项目标责任书,层层抓落实,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确保了工作不走过场,真抓实干,取得实效。
三是加快工作进度。按照省旅游局有关“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通知要求,我市迅速动员,认真组织,抽调了30名工作人员,分成6个工作小组分头深入各县(市)区旅游村镇,从旅游规划、旅游道路、旅游标识、旅游停车位、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农家乐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了细致的摸底排查,在全面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初步筛选出29个特色村。
四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农家乐”。洛阳市“农家乐”还处于成长期,但从这几年的发展实绩考察,它确是一个“富民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经济崛起带,成为洛阳市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新的产业支撑,起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体现了农村一、二、三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发展与和谐相融合,成效明显,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接受调查的30户“农家乐”经营者告诉我们:“95%的家庭成员不需再外出务工,且每个家庭平均要雇佣服务员2─3人,旺季时最多要4─6人。”特别是一些“农家乐”的女主人们,对发展家庭宾馆情有独钟,她们说:“这种形式解决了农村40岁左右妇女盼转移、难离家的矛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同时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非常适宜农民。” 从“农家乐”收入了解,客源丰富,闻名遐迩的重渡沟风景区平均每户“农家乐”的净收入在4到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这一数值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近3倍。天池山三号“农家乐”主人赵振锋感慨地说:“过去靠出卖力气过日子,辛苦不说,日子过得还很紧巴﹔现在办起‘农家乐’后,日子过得轻松而富足。”2、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带动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家乐”集吃、住、游、购、乐于一体,它不仅作为一个窗口、一个渠道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拉长了农副产品的产与出,供与求的链条,为绿色农业的产品开发创造了无限的生机。重渡沟周边的乡镇和村,已经开始涌现一批蔬菜生产户、畜禽养殖户和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旅游产品生产户和土特产加工厂,如重渡沟柿子醋,重渡沟山果饮料,重渡沟竹艺根雕等,不仅为重渡沟村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拉长了周边乡镇农业产业化链条。据初步统计,2009年重渡沟所在的潭头镇有上万人从事旅游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创社会效益近5亿元,全镇80%以上的农民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富裕路,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农村产业结构深刻的变化。3、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随机调查的游客普遍反映:“公路畅通,标识清楚,接待设施完善,与城市没有太大差距。”近几年随著“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带动村庄环境建设、饮水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等,在治理农村脏乱差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的农民认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卫生安全不仅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带给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对话的信心和豪气。游客们在惊叹生态环境优美时说得最多的是:“现在的农村比城里人住得还舒服”,而农村居民则自豪地说:“欢迎你们经常到我们这里来住住”。4、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致富一方百姓,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也吸引著越来越多民营资本的投入和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的延伸,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据了解,2005年重渡沟景区与北京清华工美公司顺利改制成功,为洛阳市景区企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改制改出了皆大欢喜的新局面,改出了景区的新变化,民营资本为景区基础设施投资注入了近9000万元资金,提升了“农家乐”的层次,构筑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旅游发展格局,而且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土地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带动了农民向二、三产转移。同时,促进了社会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旅游信息服务,消防安全和产品营销技朮服务,餐饮和宾馆服务培训、乡土文化和导游培训等的迅速推进,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品位。5、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和村风文明,带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的“农家乐”旅游开发,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而且村民们的思想素质、道德休养、文明程度都有了惊人的改变和提高。农民大多用语文明,讲话和气,衣著简朴,举止端庄,纯朴善良,热情率直,同时生态保护意识已自觉渗透到每一个农民的脑海中。重渡沟55号主人郭秋杰告诉我们:“过去村民们时不时会上山‘偷树’﹔现在村民们绝不会有这种行为,相反,如果有人砍树破坏生态,全村人都会出来制止。因为他们认识到,绿色、生态也可以生财。”
三、下步打算
“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作为全省的一项重大旅游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市虽然已经做了不少基础工作,在农业旅游观光开发、加快县域旅游发展、以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特别是涌现出了栾川重渡沟村、新安县龙潭沟村和孟津县平乐镇平乐牡丹画专业村、新安县下孤灯奇石专业村等在国内具备了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业旅游、特色旅游村镇,但是与农业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制定特色旅游村镇发展规划、打造特色旅游村镇品牌、农家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农业旅游投入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抓好制定特色旅游村镇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抓好特色旅游村镇深挖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特色和差异化,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工作;抓好特色村镇延伸拓展,吸纳周边村镇农村劳动力,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工作。
作者: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竹园村“百村万户”旅游富农工程培训工作情况 2010-12-1 10:03:47
- 重渡沟“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情况 2010-12-1 10:00:53
- 尧山镇“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2010-12-1 9:58:41
-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引领“百村万户”致富 2010-12-1 9:56:31
- 依托优势 培育亮点 2010-11-30 17:54:0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