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旅游的前景与提升
http://www.hnta.cn 2013-6-6 9:29:15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医疗保健旅游,按照旅游业的视角,应是指以医疗保健为目的的出游。在中国旅游统计中,这个方面在入境游和国内游中的称谓有些差别,在入境游中称作“医疗保健”、在国内游中称作“健康疗养”,其内涵应该是差不多的。在此,统称为之为医疗保健旅游。
医疗保健在国际上已是一个大产业。如韩国的整容服务、瑞士的养颜美容、美国的生殖服务、香港的分娩育婴等。有一段相声,说有人到韩国旅游,几周后回来入不了海关,调侃的就是游客整容之后的乐极生悲。在中国,医疗保健旅游已是一个数千万人次的大市场。据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到2011年底,我国以医疗保健为出游目的的游客已近5000万人次,实际为4862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与入境游客之比约为100:2。
一、发展前景广阔
医疗保健旅游虽是一个小众市场,约占市场总量的1.8%,但由于国内旅游基数很大,且医疗保健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故发展前景很看好。若以2011年医疗保健目的的出游统计测算,2012年中国国内游和入境游的这一细分市场,总规模已超过6000万人次,发展势头是令人看好的。判断这一市场发展前景好有4个依据:
1.中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幸福长寿成为人们普遍的向往。201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目前,长寿旅游目的地兴旺,以呼吸新鲜空气为由头的洗肺旅游崛起,足疗保健项目遍地开花,都预示着医疗保健旅游的兴盛。
2.中国是医疗医药资源大国,拥有很多妙门绝技和祖传秘方,除了中医中药,还有藏医、蒙医、苗医、彝医等。10多年前,我去新疆伊犁伊宁市郊区的火龙沟,就看到维吾尔族群众利用地窖中的地热治疗风湿病、关节炎,据说此类治疗方式已有悠久历史,吸引了全疆的不少患者。
3.中国康体疗养旅游发展迅速,已开发了温泉、海滨、森林、山岳、湿地等大量休闲疗养基地,兴建了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医疗、保健、康体场所,有的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
4.中国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式的医疗保健医学与方式方法被看好,如武术、太极、中医、针灸、推拿等,已对海外游客有一定吸引力。独联体国家的一些游客到海南旅游,就想体会一下针灸的味道,他们把这种诊疗方式看得很神奇。
二、市场特征鲜明
医疗保健旅游,顾名思义是两个大领域的叠加与融合,与单纯的医疗或单纯的旅游是不同的。它与大众化旅游或一般专项旅游明显不同。
1.小众化。
医疗保健市场虽已达五六千万人次之巨,但相对于近30亿人次的国内大众旅游市场,仍算是很小众的,专门以此为目的出游的是少数。即使专门以此为目的的游客,需要的也是专业化的服务;而多数游客是兼作的、捎带的,有的是出发前没有计划,到目的地后才随机的。尤其是由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由于旅程时间打得很紧,想做医疗保健的项目也只能选些简单的SPA项目。
2.花费高。
现在旅行社接待的大众游团队,利润是较低的。而医疗保健旅游则是不同,它的花费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旅游方面的花费,一是医疗保健方面的花费,后者应该远高于前者,甚至是几十倍的概念,但目前旅游统计没有对后者的调查统计。据旅游统计年鉴,2011年国内旅游的城镇居民以健康疗养为目的的花费是635元/人次,农村居民的此项花费是462.91元/人次;入境旅游的以医疗保健为目的的花费是196.35美元/人天。上述统计的花费,只是旅游性的项目开支,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景区游览和其他6项,并不含医疗保健本身的更为大头的花费。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寻医抓药花的钱,见到疗效再后续诊疗和拿药的钱,其花费应该是很高的。
3.范围广。
医疗保健有哪些项目,包括些什么?是动刀做手术、还是打针吃药,是疾患筛查,还是专项疗养,还是健美康体,其范围是很广的。如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一批俄罗斯儿童到海南三亚进行心理治疗,也应属于这个范围。
4.要求高。
游客在外旅游时间很宝贵,旅游期间专门或从众式地投医问药,或者体检疗养,必须有较高的信誉与知名度,若没有让他觉得诊断很准、效果明显的能耐,游客便不会觉得物有所值,也很难信服和前往。这就要求从事医疗保健旅游接待的机构必须真正有“两刷子”,方能引得来、震得住游客。
5.口碑强。
医疗保健是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文明水准的体现,如有关服务做得好,就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影响力,也就是国家的软实力。医疗保健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第一位的不是猎奇式“到此一游”,而是看重“出现奇迹”,这就对实际效果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口碑相传的作用远大于广告效果。
医疗保健在国际上已是一个大产业。如韩国的整容服务、瑞士的养颜美容、美国的生殖服务、香港的分娩育婴等。有一段相声,说有人到韩国旅游,几周后回来入不了海关,调侃的就是游客整容之后的乐极生悲。在中国,医疗保健旅游已是一个数千万人次的大市场。据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到2011年底,我国以医疗保健为出游目的的游客已近5000万人次,实际为4862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与入境游客之比约为100:2。
一、发展前景广阔
医疗保健旅游虽是一个小众市场,约占市场总量的1.8%,但由于国内旅游基数很大,且医疗保健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故发展前景很看好。若以2011年医疗保健目的的出游统计测算,2012年中国国内游和入境游的这一细分市场,总规模已超过6000万人次,发展势头是令人看好的。判断这一市场发展前景好有4个依据:
1.中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幸福长寿成为人们普遍的向往。201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目前,长寿旅游目的地兴旺,以呼吸新鲜空气为由头的洗肺旅游崛起,足疗保健项目遍地开花,都预示着医疗保健旅游的兴盛。
2.中国是医疗医药资源大国,拥有很多妙门绝技和祖传秘方,除了中医中药,还有藏医、蒙医、苗医、彝医等。10多年前,我去新疆伊犁伊宁市郊区的火龙沟,就看到维吾尔族群众利用地窖中的地热治疗风湿病、关节炎,据说此类治疗方式已有悠久历史,吸引了全疆的不少患者。
3.中国康体疗养旅游发展迅速,已开发了温泉、海滨、森林、山岳、湿地等大量休闲疗养基地,兴建了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医疗、保健、康体场所,有的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
4.中国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式的医疗保健医学与方式方法被看好,如武术、太极、中医、针灸、推拿等,已对海外游客有一定吸引力。独联体国家的一些游客到海南旅游,就想体会一下针灸的味道,他们把这种诊疗方式看得很神奇。
二、市场特征鲜明
医疗保健旅游,顾名思义是两个大领域的叠加与融合,与单纯的医疗或单纯的旅游是不同的。它与大众化旅游或一般专项旅游明显不同。
1.小众化。
医疗保健市场虽已达五六千万人次之巨,但相对于近30亿人次的国内大众旅游市场,仍算是很小众的,专门以此为目的出游的是少数。即使专门以此为目的的游客,需要的也是专业化的服务;而多数游客是兼作的、捎带的,有的是出发前没有计划,到目的地后才随机的。尤其是由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由于旅程时间打得很紧,想做医疗保健的项目也只能选些简单的SPA项目。
2.花费高。
现在旅行社接待的大众游团队,利润是较低的。而医疗保健旅游则是不同,它的花费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旅游方面的花费,一是医疗保健方面的花费,后者应该远高于前者,甚至是几十倍的概念,但目前旅游统计没有对后者的调查统计。据旅游统计年鉴,2011年国内旅游的城镇居民以健康疗养为目的的花费是635元/人次,农村居民的此项花费是462.91元/人次;入境旅游的以医疗保健为目的的花费是196.35美元/人天。上述统计的花费,只是旅游性的项目开支,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景区游览和其他6项,并不含医疗保健本身的更为大头的花费。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寻医抓药花的钱,见到疗效再后续诊疗和拿药的钱,其花费应该是很高的。
3.范围广。
医疗保健有哪些项目,包括些什么?是动刀做手术、还是打针吃药,是疾患筛查,还是专项疗养,还是健美康体,其范围是很广的。如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一批俄罗斯儿童到海南三亚进行心理治疗,也应属于这个范围。
4.要求高。
游客在外旅游时间很宝贵,旅游期间专门或从众式地投医问药,或者体检疗养,必须有较高的信誉与知名度,若没有让他觉得诊断很准、效果明显的能耐,游客便不会觉得物有所值,也很难信服和前往。这就要求从事医疗保健旅游接待的机构必须真正有“两刷子”,方能引得来、震得住游客。
5.口碑强。
医疗保健是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文明水准的体现,如有关服务做得好,就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影响力,也就是国家的软实力。医疗保健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第一位的不是猎奇式“到此一游”,而是看重“出现奇迹”,这就对实际效果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口碑相传的作用远大于广告效果。
作者:高舜礼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从《烟花易冷》看旅游策划的“画面感” 2013-6-6 9:26:17
- 新型城镇化理念指导下的旅游城镇规划 2013-6-4 9:20:28
- 以保护旅游者权益为本 2013-6-4 9:17:57
- 南京做活旅游“微”营销 2013-5-31 9:23:03
- 将“骑游”进行到底 2013-5-29 9:20:0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