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从《烟花易冷》看旅游策划的“画面感”
http://www.hnta.cn 2013-6-6 9:26:17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烟花易冷》最近很火。方文山作词,周天王作曲并演唱,又趁着湖南卫视热播栏目《我是歌手》的东风,由林志炫改编并翻唱,瞬间惊艳全场。这首歌的词曲配合得天衣无缝,浓郁的中国曲风配上“方式”神词,极其富有画面感。许多观众在观看林志炫演绎《烟花易冷》的过程中,随着音乐体验了一把属于自己的《烟花易冷》的故事。

    “画面感”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现场感”含义类似,即通过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呈现,让旅游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旅游地的文化。现代旅游发展呼唤富有“现场感”的旅游产品,而这个产品的出现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旅游策划。做好旅游策划除了需要有扎实而广博的专业基础,还需要灵感。旅游策划包含的内容很广,在本文中特指旅游地的形象策划部分。其实现代流行歌曲里面有大量值得旅游策划师借鉴的元素。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现场感”,首先描述这个产品蓝图的策划要具有“画面感”。用短短几十或上百字呈现出“画面感”,《烟花易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笔者认为,《烟花易冷》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旅游策划,策划的景区就是歌词中的这座“孤城”。它有三个要点拿捏得非常到位。

    首先,似有还无的故事,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烟花易冷》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官方版本的也有,但其实在歌词里面,是没有将这个故事框死的。“情债”、“年轮”、“浮屠塔”、“古筝”、“残灯”、“山门”、“野村”等意象陆续在歌中登场。没有故事的原因、经过,甚至也不知道结果,主角是谁也不知道。

    与此不同的是,现在一些旅游策划做得非常细致,故事编得非常用心,通过标识系统和导游员的讲解传达给游客。最常见的,一块石头只要稍显奇形怪状,就会配上一个神话故事。其实对于这样牵强的策划,游客是不太买账的。高端的旅游策划千万不要把话说满,提一些意象,留一些悬念,给一点空间,游客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

    其次,主题鲜明,紧紧抓住一个关键词——“等”。以爱情为卖点的文化景区在中国不是少数,老一点的有海南的“天涯海角”、新一点的有重庆的“爱情天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传”、“梁祝”、“牛郎织女”、“孟姜女”的传说地几乎都进行了旅游开发。笔者曾经主持其中一个景区的规划设计,即湖南津市嘉山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嘉山是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记录的孟姜女传说发源地,最后我们确定的旅游地形象为“孟姜故里,回嘉之旅”。虽然经历了反复的讨论和创意,但还是未能打破爱情文化类景区策划的瓶颈——最终形成的文案既大且全,喜剧色彩远远浓于悲剧色彩。必须承认,这偏离了笔者原本对于嘉山旅游区打造的初衷。四大爱情传说之所以广泛流传,正是因为它们的悲剧色彩。悲剧最能打动人心,并让人记忆深刻。但是,作为乙方,有来自于甲方政府的强硬诉求,还有来自规划评审专家的诸多挑剔,当然也有设计悲剧色彩旅游产品客观存在的难度,最后不得不提交这样一份成果。

    《烟花易冷》不一样,它可以进行自由创意。虽然歌词意境天马行空,但始终有一条主线,就是“等”。“生死枯等”、“容我再等”、“等酒香醇”……“等”字在歌中共出现了九次。不得不赞叹方文山写苦情歌曲的判断之准确。爱情之所以悲剧,无外乎就是一个“等”字。而这种等,往往有几个特点,一是时间长——“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二是生活条件差——“孤城”、“野村”等,三是没有结果——“始终一个人”,四是尽管以上三点,还是相信会重逢,因为“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综合以上,《烟花易冷》可谓将苦情歌曲写到了极致。凤凰古城最近因为收费问题摊上事儿了,但必须承认,它十年前的崛起永远是旅游界的一个神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因为旅游策划而成为游客的必去景点。那句形象口号:“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经等待了千年……”这句口号的亮点也是这个“等”字。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讲人情的:这座古城已经等了我这么久,我是不是也该去看望一下它?这样的情感公关,哪怕它略显牵强,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后,使用“你”“我”叙事,引人渐入佳境。在笔者看来,《烟花易冷》讲述的就是一个游客进入到“孤城”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歌词中的“我”就是旅游者,“你”是传说中故事的主人公。旅游者为了寻觅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来到了这座“孤城”,经过了浮屠塔、城外的野村、斑驳的城门,听到了古筝、牧笛声,走过了石板路,看过了老树根,突然下起了小雨,于是他来到了伽蓝寺避雨。寺里的老和尚告诉他,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伽蓝寺坐化的。因为枯等爱人未果,最后选择出家,但还是放不下,经常在寺中听雨思故人。这样的策划,能让旅游者还未到现场就能初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旅游地的画面,继而产生一种对于场所的似曾相识和淡淡的依恋。还未出行的旅游者陷入了一种纠结和期待:到底这个地方是不是我现在脑海中想象的这个样子?最终转化为出游的强烈愿望。

    在此,附上策划师卜炎贵先生对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的形象策划(部分)与大家分享:

    卸去尘世的焦躁,走进遗址的入口,一瞬间,你恍若踏入了时光隧道,时间不断后退,史前不断逼近,心中不断堆积景仰与好奇。……一个念头慢慢地浮现:还能了解得更多,甚至就像初民一样生活吗?幻想中,你一跃而起,随便跳上某驾牛车、某叶扁舟,晶亮的阳光瀑布般洒下……答案也许不曾找到,但神秘的、有趣的体验发生了……
作者:邓昭明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