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7月初,小浪底风景区举办了第二届“观瀑节”,风光旖旎的小浪底掀起了继五一黄金周之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观瀑节”何以火爆?小浪底风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局长崔益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0年6月,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正式成立。经过7年发展,小浪底风景区总面积达1262平方公里,分4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迷人画卷。今年6月底7月初,小浪底风景区举办了第二届“观瀑节”,形成了又一个旅游高峰。日前,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局长崔益铭,为读者详细解读了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的发展。
记者:小浪底风景区经历了哪些发展?有什么特色?
崔益铭:小浪底风景区借黄河之名而名扬天下,气势恢宏的大坝、秀丽的山水风光、烟波浩渺的高峡平湖,绝对不输给长江三峡。景区内的龙凤峡、八里峡、孤山峡,堪称小浪底的精华景观,蕴藏着数不尽的美景。
小浪底风景区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发展旅游缺少文化就是缺少灵魂。省旅游局非常重视景区的文化氛围,结合大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及水利枢纽工程,让游客不仅能饱览秀丽风光,还能学到很多知识。特色景观“观瀑节”
记者:去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观瀑节”,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举办这项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崔益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它同时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都会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吨黄沙,其中4亿吨在水库和下游河道中沉积下来。
调水调沙是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控制蓄、泄水时间和数量,把淤积在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送往大海。利用这一特殊资源,省旅游局决定从2006年开始举办“观瀑节”,让游客们有机会看到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开闸时滔滔黄河一泻千里的壮观场面。本届“观瀑节”12天接待游客1.9万人次。打造中原旅游新品牌
记者:小浪底风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崔益铭:我几乎走遍了国内的著名景区,在我看来,最美、最具特色的还是河南。目前小浪底的旅游产品有以河洛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有以黄河三峡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还有小浪底工程文化游,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壮丽景观。“观瀑节”就是以后我们要坚持打造的小浪底旅游特色项目。景区今后的发展还是要以突出文化为主,打造中原旅游的新品牌、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