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7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历时19天的2007年黄河调水调沙于7月7日正式结束。本次调水调沙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下游主河槽的排洪输沙能力,还实现了小浪底水库高含沙排沙出库,其间小浪底水库共排沙出库2611万吨,水库排沙比为43.4%,库区淤积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

“黄河难治,根在泥沙。”调水调沙,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水库对水沙的有效调控,塑造协调的水沙过程,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多地送入大海。 据介绍,本次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排沙洞出库水流含沙量高达230千克每立方米,这是调水调沙塑造异重流以来实现的出库最大含沙量。黄河下游主河槽得到全线冲刷,利津站输沙量达5240万吨。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进一步提高,卡口河段最小平滩流量由本次调水调沙前的3500立方米每秒增大至3630立方米每秒。本次调水调沙期间,花园口站通过最大流量4290立方米每秒,利津站通过最大流量3910立方米每秒,这是继“96·8”洪水之后10年来整个黄河下游河道通过的最大洪峰流量。在大流量作用下,不仅使下游主河槽得到全线冲刷,而且还漫灌了黄河口湿地,为湿地保护及时补充了淡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