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在郑州文庙司仪的带领下,30名美国大学生和150名中国的中小学生峨冠博带,穿着汉服齐诵《论语》,上香,向孔子塑像行五拜礼。 【现场】 美国大学生向孔子行五拜礼 昨天上午,“世界文化夏令营开营典礼暨郑州文庙祭拜先师仪式”在郑州文庙举行。 上午9时30分,郑州文庙大成门外,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处长宋秀兰身穿汉服站在门前。她身后的20名外国大学生也都身穿汉服,头戴汉帽,等待着拜祭圣人孔子。 文庙大钟连响7声后,大成门两扇红漆大门轰然而开,院内古音袅袅,甬道两侧站着10名美国大学生和150名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学生,他们列队站在两侧。 20名美国大学生在宋秀兰和美国Orbis学院执行董事AronRosenthal的带领下,踏入大成殿院内,他们双手叠加,轻放腹前,神情虔诚,步履沉稳,直线行走在大成殿前东西厢房的甬道上。 此时,大成殿前台、孔老夫子塑像前,5位身穿粉红色汉服的执事手拿高香、盥洗用具、祭词等物品,等待着中外学生们到香案前上香、拜礼。 来自美国爱德华大学的哲学硕士Keegan,第一个走上大成殿,依着司仪口令,他走至盥洗处净手,再直线行走到香案前,上香,行五拜礼……“皇天后土,圣人光明……” 在他的领读下,台下近200名中外师生大声齐颂论语,一时间,中文《论语》和英语《论语》诵读声交替回荡在文庙大院。 【缘由】 拜孔是老外暑期社会实践 组织这次“世界文化夏令营活动”的是美国Orbis学院,该学院中方负责人席启正介绍,祭拜孔子的大学生来自美国的各大高校,是从500名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Orbis学院组织了50名美国大学生来河南,他们计划在郑州待一个月。 在外国人的眼中,河南是个什么样子呢?到底河南哪一点吸引了他们? 来自美国爱德华大学的哲学硕士Keegan说,他研究的重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就在河南。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系的研究者郭少华评析,近几年来,河南文化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拜祖大典”等文化推介活动的展开,对弘扬河南文化中心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国外学生认为通过中原特别是河南了解中华文化,是一种捷径。 【深思】 外国人热捧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大学生到中原拜祭孔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这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体现。现在,外国人复归中国传统文化,热捧孔孟之道,这尤其值得我们国人反思。 河南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河南人肩上担着中华文明复兴的重任,河南的年轻人尤其要学好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在振兴民族文化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 河南先锋教育督教、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任晓林也说,河南的发展应讲究“富而贵”,富指财产多,贵指价格高(用之于人可释为人格高)。“河南要想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只有靠弘扬传统文化。” 【小知识】 中华礼仪,你了解多少? 昨日下午,主持祭拜孔子活动的河南少年先锋学校教师侯超说,祭拜孔子必须穿着汉服,这是因为汉服的袖子和下摆较长,附属物也比较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穿着时必须昂首挺胸,一旦身体站立不直,下摆就会拖地,形象相当难看。 昂首挺胸,另一方面就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坦坦荡荡。穿汉服走路时不能迈大步,不能走得太快,这也是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