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8时15分,伴随着洪大的钟声,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登封市南10公里处的一个山坳里拉开大幕。在这里,您不但可以感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境,还能看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情景。水声、风声、林涛、虫鸣,构成一种天籁般的禅韵。 这是中国北方唯一的大型室外演出剧目,自公演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如今,凡是来河南、来郑州、来少林寺旅游的人,都会来这里感受该剧带来的视觉、听觉震撼! ●一场让人陶醉的表演 深沉的石钟一声声在山谷敲响,几束灯光照射在5位打坐的少林武僧和敲钟人身上,随后,由少林和尚组成的“水乐队”奏起“水乐”,一组少女脚踩水桶,唱起悠扬的“现代民歌”。小桥下,小和尚背起受伤的村姑,但他并不被凡间的情爱诱惑,作揖离去。 这就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由一个个“小故事”贯穿其中的视听盛宴。 接下来的演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和石乐迎面而来,配上多彩的灯光,为观众营造了一幅幅少林武僧的生活场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音乐上,以佛教音乐为主线的音乐不断营造禅宗的韵味,而一段四架古筝“疯狂”演奏的《花流水》激烈煽情,加上重新建造的少林寺背景的灯光效果,俨然一幅带有现代眼光的古朴嵩山风情图。 如今,每天晚上演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已成为中原旅游的一大亮点,为中外旅行者提供了一把解读禅宗文化奥秘的钥匙,也为众多的朝圣者提供了一方觉悟人生、洗涤心灵的净土。 ●世界顶尖的制作班底 “恢弘的场面,强烈的刺激,视觉的震撼,优美的音乐,哎呀,太震撼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演出!”表演结束,来自江西九江的游客秦发明先生如是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总策划、编剧、制作人是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梅帅元先生,他曾成功策划了我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而该项目的原创音乐作者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曲家谭盾先生,他曾获过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格莱美大奖,并以原创音乐《卧虎藏龙》摘得“奥斯卡电影原创音乐奖”的桂冠。 此外,该剧少林文化顾问则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担当;著名学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易中天为哲学顾问;中国著名舞蹈家、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黄豆豆为该剧的舞蹈总监、编舞;舞台美术设计师曾力以及灯光设计易立明都是我国著名的设计师。如此强大的创作班底,也让《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河南文化产业的一项精品工程。 ●旅游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嵩山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制高点,也应当成为今天世界文化相互认同和交融的圣地。”郑州市委宣传部的有关人士说,如何把这种文明、这种文化融合在一起一直是他们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启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初衷。《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的实施,也给登封旅游业乃至河南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拉长登封旅游产业链条,惠及周边百姓,传播和谐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该项目落户登封市1年多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成功预演后所带来的旅游热效应,使附近的马庄村和玄天庙村的村民们得到了实惠。新房住上了,“农家乐”搞上了,腰包渐渐鼓了,当地农民正在一步步地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以禅武文化为核心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的打造,创新性地将和谐文化理念贯穿其中,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文化旅游,也为旅游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提供了一个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