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双桥区在通桥镇新民村征地,要打造一个彰显“女权文化”的“中国女镇”。据旅游部门介绍,该区旅游资源匮乏。新民村地处巴岳山脉,世袭的民风是男人在外挖煤,挣钱后交给在家干农活、操持家务的妻子。当地领导整合借用这种历史资源,酝酿打造“女镇”,初衷是带动一方旅游。(见4月4日《青年时报》)
“女人永远没有过错”,违规者将受到女性“捕头”追缉,移交“女人法庭”,处以跪搓衣板、替餐馆洗碗或“鞭刑”的惩罚,直至“押赴刑场”——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内容出自“中国女镇”的宣传册子,实在是另类。
尽管有关方面一再申明,“中国女镇”的设置建设与行政区划无关,而与旅游开发有关;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权无关,而与寻女人开心有关。但我们还是感到郁闷不解——这种女权无关、整合了恶搞、戏弄、自虐、他虐、暴力等不文明甚至违法的东西,究竟算啥“风景”?一个冒牌民俗游、文化游罢了。
在没有旅游资源的地方也要找出点资源,这正是近年旅游开发热衷的一道别致风景,也是某些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政绩的官员惯用的手法。为此,有些地方官员大玩“无中生有”、“以小说大”、“借尸还魂”之类的障眼法,根本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伪传统伪文化泛滥,乃民族传统文化之耻。这种饥不择食的“政绩充饥食品”,是一种垃圾食品,社会文化与生态系统难以吸收,公众也难以接受。据国土资源部披露,最近土地违规现象花样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以旅游开发为掩护从事高档住宅开发,规避宏观调控。“女镇”这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占地开发项目,是否也属这种情况,国土监管部门应该认真过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