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县级市,怎样发展旅游产业,助推社会经济的发展?邓州市结合实际,充分调研论证,在开发旅游产业上大打“文化牌”,使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营造氛围。扩大面向公众和游客的“忧乐文化”宣传,在南邓、邓内、邓孟等交通干线,桑庄、构林等高速路口,树立《花洲书院》指示标牌;在汽车站、火车站等重要公共场所发布范公“忧乐”精神及“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公益广告,在全市各宾馆、饭店等游客集中的场所,免费赠阅《花洲书院》宣传资料等。
宣传造势。举办河南省范仲淹文化节,邀请范氏后裔谒拜先祖,寻根联谊,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编演豫剧《范仲淹》,在2006年12月赴京演出并取得空前成功的基础上,扩大演出范围,造成更大影响。
打破行政区划。实行线路捆绑,构成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统一宣传、统一推介。将花洲书院和丹江、香严寺、坐禅谷形成一日游、二日游的旅游线路。根据各自的优势、特色,使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得到满足。
联姻互动。切实加强与《岳阳楼记》有深厚渊源的湖南岳阳楼景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其影响力,扩大花洲书院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开展与游客的互动节目,与市豫剧团合作,创作、推出花洲书院迎宾仪式、腾子京求记、科举选状元等活动,赢得游客的认同感,增加亲和力;与教育部门结合,动员中小学生参观花洲书院,亲身体会“忧乐”精神,倡导“八荣八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