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社旗县瓷器街,再也看不到“靓足鞋店”、“精品男装”等带有现代气息的商业门市,取而代之的“广盛镖局”、老钟表行等店铺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明清时期。 瓷器街的变迁只是社旗县恢复赊店古镇的一个缩影。3月12日,记者获悉,社旗县计划吸引4亿元资金,在2011年前全面恢复赊店古镇风貌,最终形成“北有平遥、南有丽江、中有赊店”的古城旅游格局,以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恢复古镇实现腾飞 “赊店镇在清代最繁荣时人口达13万,被称为‘天下第一店’,而目前社旗县城人口才8万左右,根本无法与200年前相提并论。”社旗县副县长桂延耀告诉记者,“赊店已经成为当地的品牌,而利用赊店已有的资源发展旅游是社旗县确定的复兴之路。” 9公里长的城墙、72条街道、36个胡同都是赊店镇历史上最值得炫耀的古建筑,但这些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此,社旗县始终坚持“抢救第一”的原则,对文物进行保护开发。赊店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社旗县旅游已经被纳入我省整体旅游发展规划。2004年,社旗县按照公司化运作模式成立了赊店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具体运作。 “以瓷器街为主线,以坐落在瓷器街北头的山陕会馆为龙头,以历史文化名镇为品牌,围绕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我们的旅游开发思路。”桂延耀说,“最终的目标是要形成‘北有平遥、南有丽江、中有赊店’的古城旅游格局。” 恢复赊店镇古建筑目前已经耗资1.15亿元,在2011年前,社旗县还计划吸引4亿元资金完成所有的开发。虽然耗资巨大,但政府财政投入并不多。据了解,在已经投资的1.15亿元中,有9600万元是县里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招商引资而来。 尊重历史修旧如旧
在瓷器街北段,广盛镖局的修复工程进入尾声,旧时大院内设有客厅、签押房、仓房、镖头居室、镖师居室等,是全国十大镖局之一,如今的镖局的布局和房屋主体完全保留了原来的样子。 对于街道两边的古店铺,赊店镇分别制定了恢复计划。“现在街道两边的房子产权比较分散,有单位用房,有私人店铺,也有房管局管理的房子,但每处房子都有自己的恢复方案。按照方案恢复后,如何使用由房主自己决定。”身兼社旗县文化局局长、旅游局局长、文物局局长数职的赵华平说:“修旧如旧、保留古镇原始风貌,正是社旗县赊店镇此次大规模修复古街、古建筑的重要原则,能继续使用的就继续使用。” 瓷器街是赊店镇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一条街,南北两段宽度不一,南瓷器街长200米、宽6米,北瓷器街长173米、宽10米。恢复后的瓷器街宽窄不变,保留着原来的青石地面,每块青石长1米、宽0.5米、厚0.2米。宋氏名优车行、老钟表行、广和堂等店铺,都保留了传统明清建筑的风格。 “目前,赊店已恢复南北瓷器街、新华街、红旗路、兴隆街、永庆街、东中西天平街等9条古街道,修复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广盛镖局等5座古建筑,以及挹爽门城门。”赵华平告诉记者,“赊店镇计划在2011年前恢复古镇所有72条街道,同时恢复所有主体建筑以及9公里长的城墙和9个城门,重现古镇200年前繁华的容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