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在许昌市鄢陵花都温泉度假区看到,来此泡温泉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异常红火。度假区总经理姚清泉告诉记者,温泉游的火爆完全得益于许昌市委、市政府“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发展思路,以及对精品旅游线路的大力扶持。近年来,许昌市依靠自身独有的资源优势和便利的区位条件,不失时机地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先导产业来发展,倾力打造“曹魏故都、宜居花城、神垕古镇”三大旅游品牌。如今,随着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加速以及郑许一体化的推进,中原地区又一个闪耀的旅游明珠正在崛起,许昌旅游正在向世人展露她艳丽的“芳容”。
政府主导,加大许昌旅游发展“油门”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在许考察时,对许昌的曹魏文化、钧瓷文化、花卉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提出了“大许昌.大旅游.大发展”的宏伟目标。为此,许昌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通过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功能,打造生态合谐新许昌,形成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旅游业成为许昌产业格局中最具活性的催化剂和纽带产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许昌市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编制了《许昌市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规划》、《许昌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许昌建设旅游名城和旅游目的地总体策划》等,为许昌市今后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力了科学依据,绘制了一幅催人奋进的蓝图。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省支柱产业地位的要求,许昌市加大了政府主导力度,各项政策逐步向旅游倾斜,使其成为许昌第三产业的“领头羊”。为落实各种规划的实施,许昌市各级领导深入到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第一线指导工作,并现场办公,亲自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旅游业发展营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开发建设禹州大鸿寨山地休闲乡村旅游项目,市委书记毛万春曾6次深入大鸿寨实地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加快了该项目的建设步伐。
许昌市旅游局局长马法友告诉记者:“许昌市把2006年确定为旅游策划年,充分说明了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下一步,政府将根据策划、规划要求着力打造龙头旅游品牌,并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许昌旅游的新跨越。”
“三大品牌”凸显许昌旅游魅力
曹魏故都——智慧之旅
2006年11月,许昌市被授予 “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称号,并正式挂牌“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在此之前的9月份,该市还成立了曹魏文化研究所。这标志着底蕴深厚的许昌市有了一个全新的三国文化研究平台,它将为打造“曹魏故都”旅游品牌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许昌是国家推出的“三国旅游战略线”上的重要城市,河南全省列入三国名胜古迹景点20个,许昌就占14个。目前已有两处国家AAA级三国名胜古迹灞陵桥景区和春秋楼景区,曾经的汉天子皇城——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也将在年底向游人开放,“曹魏故都”旅游品牌雏形已现。除此之外,许昌市还斥资百万策划了大型主题公园——曹魏三国园,并将规划建设再现曹魏故都风貌的魏都风情区、汉魏皇家园林等三国旅游项目,从规模和深度上打造“曹魏故都”旅游品牌。
宜居花城——休闲之旅
许昌是“中国花卉苗木之乡”。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至宋朝时被定为宫廷御用鲜花的来源地,有“宋朝皇宫的后花园”之称。目前境内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2005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2006年11月,被授予“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称号。这些都彰显许昌是一个以绿色为底色,以人文为生命的宜居宜旅的城市。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宜居花城”旅游品牌。目前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原花木博览园,中国北方最大的花都温泉度假区,汇聚世界各地奇花异卉的禹州森林植物园等精品景区(点),许昌“宜居花城”这一旅游品牌正逐渐走向成熟,并引领着豫中地区休闲游的中高端市场。
神垕古镇——体验之旅
许昌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陶艺制作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中钧瓷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堪称瓷中极品,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陶瓷的生产历史,不仅成就了钧瓷,也成就了1700多年历史的神垕古镇,还成就了享誉中外的古玩市场。正是基于此,许昌将“神垕古镇”定为许昌旅游第三大品牌。在这里,你可以进入钧瓷的时光隧道,感受钧瓷火艺的博大精深;你还可以“牛刀小试”,和钧瓷大家一起制作钧瓷;你可以探秘古玩市场,“淘”得几件稀世珍宝;你可以漫步七里老街、幽深的古民居,感受神垕一世繁荣和千年的回忆。
许昌市副市长张宗保谈起旅游兴致盎然,信心十足。他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许昌将重点打造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大旅游品牌,并围绕品牌打造精品,逐步使许昌旅游在中原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