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台山风景区内旅游纪念品摊点生意随着焦作旅游的发展日益红火。
核心提示
5年前,焦作山水一直是一块“藏在深山人未知”的美玉,5年后,焦作山水声名鹊起,“焦作现象”蜚声海内外。“焦作山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太极拳”、“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一个个世界级的知名品牌,让这座百年煤城在新世纪熠熠生辉,焦作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缩影。焦作的青山碧水不仅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而且带动了相关产链,带富了一方焦作人。
云台山脚下修武县岸上乡的都常红就是山水经济的受益者,5年前,他还是一个靠采石为生的山民,5年后,他则依靠焦作旅游从开饭店到开度假宾馆逐渐变成了一个生意人。用他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因旅游而变!”
5年来,焦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的“藏在深山人未知”的旅游业异军突起,以其巨大的产业带动能力给百姓带来了实惠。这不,家住云台山脚下修武县岸上乡的都常红说起自己的旅游生意经时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往事·那山 山民采石把家养
1997年,20岁出头的我经常开着一辆农用四轮车从山里拉石头。听我一说,你可能会笑话,可当时我们这儿的人基本上都是靠拉石头赚钱的,和我一样年龄的年轻人不上学在家的都干这个。
“常红呀,好好干吧,会过上好日子的。”有时候累了我就不想干,我妈老爱说这句话劝我。我一想也是,不干这我干啥去呀。
沿太行山住的人都这样,祖祖辈辈靠在山里采石为生,收入还可以,一年能赚上三四千元钱。那时的三四千元钱可比现在三四千元钱管用,能盖一座房,还能娶上媳妇。
那时,村里的人都知道云台山青山碧水是个好地方,不仅它风景好,而且有很多石头供我们开采。但随着采石队伍的壮大,山里可采的石头越来越少,这样下去,我们以后的“工作”咋办,大家心里都没谱。
转变·那人 放下石头开饭店
1999年,政府开始不让在山里采石头了。不采石头让俺干啥?乡里的人说:“你就开个饭店吧。”开饭店?那咋行,穷山沟沟谁吃得起呀。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了。
“上面要开发云台山啦,听说力度还挺大,你知道不?”1999年的一天,村里一哥儿们跑来告诉我。那时,我的饭店已经开张了,可生意不是太好,听到这个消息,我感觉到发财机会来了。
事实证明,那哥儿们的消息是准确的。不久,许多人都来云台山考察,说是要把云台山好好包装一下。随之而来的是我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来玩的游人都喜欢吃山韭菜炒土鸡蛋。
没多久,我又听说,一个关于云台山发展的大框架已敲定,市里准备依靠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我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人,谁知大家都在研究这个事。有的人说:“等等看吧,还不知道咋样呢?”有的人却对此充满了希望,认为这回市里要动真格,我就是其中之一。
发展·那景 玩转山水富乡民
我坚持干着我的旅游饭店。2002年,随着云台山旅游经济的日益火暴,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2003年3月,为了景区的防火安全,景点内不允许继续开店了。于是,我把饭店搬到了景点外边,搬家时我一直担心生意会就此垮下,谁知搬出去没几天我的生意比以前更火了。
旅游业的发展让我尝到了甜头,去年,我又投资四五十万元建起了农家宾馆。生意好了,我整天想的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大。2004年,焦作提出“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我也说:“我把游客当亲人,让每位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是我的生意理念。你要知道:以前,我开着四轮车到山里采石头,那是破坏环境。现在,我开着“北京现代”做生意,做的可是绿色产业,绿色产业那得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呀!
一切因旅游而变
5年来,焦作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都常红的生活,他时常说自己正从事着一项绿色产业,一项朝阳产业,而所有的一切皆因旅游而变。
的确如此,因为旅游业的出现让焦作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提升了焦作经济发展的高度,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5年来,焦作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使得许多个都常红受益。
中站区龙翔街道北业村地处深山,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政府规定荆条不能砍、小矿不能采,村民失去了收入来源。然而,从去年开始,该街道大力发展旅游业,经过招商引资,投资5000万元的桑园景区、投资1000万元的北 业度假村、投资600多万元的中围度假村以及红砂岭餐饮服务区等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预计3年内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届时,该街道6000多口人将全部脱贫,逐步走上小康之路。
无独有偶。2000年,沁丹公路修通以后,沁阳市常平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利用丹河沿岸优美的风光,鼓励村民们兴建家庭宾馆,依靠旅游致富。5年来,丹河峡谷里相继办起了50多家家庭宾馆,年接待能力15万人次,每个家庭宾馆年均收入3万元。家庭宾馆的兴起,改变了山里人的生活。过去,山里人整天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还弄得家徒四壁;现在围着家庭宾馆转,竟做起了老板。
据了解,仅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附近从事食宿服务、旅游商品销售的人数就达1.2万人,其中云台山景区有家庭旅游宾馆118家,每户年均收入在2万元至3万元。旅游同样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5年前,焦作市市区旅行社很少,而5年后,焦作市市区旅行社数量增至40多家,旅行社的出现激活了旅游市场,提高了市民的出游积极性。
2004年1月8日,焦作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这一称号不仅是对该市旅游业的肯定,更是对几年来该市大力发展旅游城市工作的肯定。围绕“焦作旅游”的旅游定位,近几年,该市投入巨资,重点开发建设自然山水峡谷景观和中心城区休闲娱乐景观,形成了配套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
“一切因旅游而变。”这是5年来发自百姓心中的声音。
回眸 焦作旅游这五年
5年来,焦作旅游业异军突起,“焦作山水”、“焦作现象”、“焦作服务品牌”叫响全国,荣获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和“太极圣地”等荣誉称号,云台山景区连续8个旅游黄金周门票收入、接待游客人数保持全省第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5年来,焦作市加快发展旅游业,将“山、水、拳、文、商”有机地融为一体,构筑起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层次较高、布局更为合理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了旅游经济。焦作市加快景区八条精品线路连线开发,强力打造“焦作山水、太极圣地”两个世界级品牌,力争把焦作旅游纳入国际性的精品旅游线路,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旅游胜地。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发展旅游会展业,培育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与此同时,焦作市以旅游业为依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推进文化娱乐业和八大园区建设。以主导文化产业为重点,做大做强广播影视、报业、图书发行业和网络广告会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努力形成焦作山水、太极拳、四大怀药和历史人文为特色的产业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