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济源市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完善,地质科普旅游正在逐渐走进百姓生活,王屋山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球科学文化正在得到有效传播,在王屋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之前,许多济源市民对地质旅游还感到很陌生,认为地质旅游是地质学家开展的科学考察活动,与百姓生活相距甚远。殊不知,地质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司空见惯的山体为什么千姿百态?为什么同一块山体会有不同颜色的断层,出现不同的颜色?……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在没有地质知识的时候,只能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甚至用神话故事来解释,但是当人们把这些现象与亿万年前的抵制运动关联起来,与地质学知识关联起来的时候,这种旅游体验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地质科普游。 前不久,济源举行了隆重的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授牌仪式,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在仪式上意味深长的阐述了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他说,地质公园以保护地质遗迹和传播地学知识为首要目标,在展示地质遗迹丰厚地学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运作,为公众提供一个认识地质科学的载体,给游客一双更具科学穿透力的眼睛,让市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实际行动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世界地质公园评委、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逊说,建立地质公园可以将过去人们没有关注的地质地貌挖掘出来,传播蕴含的地学、生物、气象等知识,不仅可以提升景区(点)的知识品位,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游客的科普水平。 王屋山的地质遗迹可以追溯到25亿年前,是一部凝固的“天然地质史书”。置身其中,群峰耸峙,层峦叠翠,山势雄伟,气势磅礴,专家称为“太行山构造断块山地貌”的典型代表,兼具北方之雄,南方之秀,是中国地貌的浓缩,是大自然“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济源市高度重视地质公园建设,成立了专门的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制定了地质公园管理规划,并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的有关要求,对园区道路和环境进行了整治,建设了高标准的地质博物馆,完善了地质科普线路、地质科普标示牌和地质科普试验场所等。地质公园的建立,让王屋山独特的地质景观科学、直观、恰到好处的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可以通过沿途的地质介绍牌了解所在山体的地质地貌特征,可以在地质博物馆里了解地球构造、了解王屋山运动的奥秘。 据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馆长高鹏介绍,目前已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近10家高校把王屋山地质公园作为学生地质科普实习基地,另外这里还是地质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是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活动场所,建成一年多来已接待游客5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