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前沿
冬季旅游看民俗
http://www.hnta.cn  2007-12-4 8:53:30  来源:河南商报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天气渐冷,红红火火的冬季旅游姗姗而来,滑雪、泡温泉等旅游项目成了游客热捧的对象。知名旅行家、河南省社会文化学会常务理事、文化产业协会理事、民俗旅游研究者葛天提醒大家,冬季旅游的另一支生力军——民俗游,也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冬赏民俗正当时

  “冬季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中期,除了滑雪和泡温泉外,赏民俗、品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出游选择。”葛天说,“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每当农闲时节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操劳了一年的人们就会聚在一起自娱自乐,就这样代代相传,发展演变,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韵味十足的民俗活动。”

  在河南就有很多这样的民俗活动,比如说始于元朝的宝丰马街书会,每年的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说唱艺人云集宝丰县马街村亮书会友,交流技艺。为了赢得一年一度的“书状元”称号,艺人们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群英荟萃,各显身手;演唱的曲艺种类繁多,既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也有山东琴书、凤阳花鼓,可谓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目前,马街书会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古意盎然的浚县正月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长达月余,波及周围5省80多个市县,高峰期日人流量近30万人。县城四关四街,人流如潮,县城方园数十里社会各界会聚,数省商贾如期赶会,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在全国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民俗助推冬季游

  “文化和体育是旅游发展的两只‘翅膀’, 而民俗则是这两只‘翅膀’的主要‘骨架’。也正是基于这一点,2001年元旦,全国首家民族体育文化园——郑州大众生态健身园在开业时特别引进了很多民俗节目吸引游客,刚一开园就引起了巨大轰动,盛况空前。当时,河南省内冬季旅游既没滑雪也没温泉,市场相当冷清,这一举措,无疑是僵局的破冰之作。”葛天告诉记者。

  “2002年以来,连续举办6届的‘中原文化庙会’也对河南的冬季旅游做出了不少贡献。在2002年的首届庙会吸引了省内30多个专业和民间演出团体参与,聚集了戏曲、曲艺、杂技等专业文艺节目,舞龙、舞狮、高跷、盘鼓、秧歌等民间花会表演,还有剪纸、泥人、面人、糖人、空竹等民俗表演,游客达到40万人次,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2005年举办的‘百家姓百业人商都大团圆’活动,民俗味十足,突出了浓厚的民族氛围和浓郁的百姓情结也赢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更值得称道的是2006年的‘鼓武中原——首届中原鼓王文化旅游节’活动,全国的锣鼓表演队齐聚中原,湖南德夯苗寨‘女鼓王’也来助兴,她的节目已被选定为2008年奥运会表演节目。那个冬天,河南冬季旅游市场异常热闹。”
      民俗呼唤原生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故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元素。葛天指出,当前民间文化的开发热中,各种形式的“伪民俗”现象泛滥,比如一些景区在民俗开发中迎合猎奇心理,不分精华与糟粕统统加以包装利用,一些封建迷信行为被冠以传统文化之名成了景区的卖点。一些地方单纯为了经济利益,炮制假古迹和假民俗。

  “其实,人们最欣赏的还是那些传统的、原生态的民俗,只有原汁原味的东西才是游客所喜闻乐见的,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葛天说。

  “今年清明节,我曾经和河南民间文化协会策划过一次民俗游园活动,想以此来弘扬传统的清明踏春游。后来,该活动在黄河花园口成功实施,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4000多人参与,在活动现场,有的人在踢毽子、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观看表演……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俨然就是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
      打造原生态民俗村

  “目前,河南民俗旅游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应打破春节前后红火一阵,过了春节无声无息的现状,实现民俗旅游的连续性。”葛天介绍说。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我一直想寻找一个地方,把全省的特色民俗集中在一起,通过不同的形式常年向人们展示。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春天,我在新密美玉桃源景区发现了一个叫张家门的小村庄,那里民风淳朴民俗浓郁,还存有织娘屋、石坊屋、秀才屋、农耕屋、诗文馆等原生态建筑,更让人称奇的长桌宴习俗,逢年过节,客人到这个村子,村子中央就会摆上两排百米长桌,配上古朴的枣木墩子,长桌旁坐满了客人,各家各户都把自己好吃的饭菜拿来分享,不但品种丰富,而且味道各异,又称‘百家宴’。品尝百家宴的同时,村里还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民俗演出和体育活动,推大磨、推独轮、拔大河、滚铁环、打陀螺、背媳妇等民俗活动热闹非凡。”

  “如此资源不好好利用着实可惜,我准备联合有关部门好好规划一下,让张家门成为河南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示点,力争把它打造成中原第一原生态民俗村。”
作者:李刚鹏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冬季旅游看民俗...2007-12-4
河南酒店业孕育五星变局...2007-11-27
重游率考验景区 有多少景区值得重来?...2007-11-27
游客缘何再回首?...2007-11-27
假日调整民俗咋游?...2007-11-27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汴梁金秋”满城菊花待游人
“汴梁金秋”满城菊花待游人
豫鄂皖三省共同打造大别山旅游
豫鄂皖三省共同打造大别山旅游
全省模范导游员、优秀导游员接受表彰
全省模范导游员、优秀导游员接受表彰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