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封丘县城东南25公里,便来到了黄陵镇平街村。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在村中部的一块空地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坐落在一块不高的土堆上,下面还有青砖砌成的台阶。石碑高约2米,上书“古平丘”3个大字。石碑磨损得较厉害,显得古朴沧桑。2000多年前,就是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平丘会盟,而如今只剩下这一座石碑,记录着那个时代的辉煌。
春秋时期,晋国在晋献公、晋文公等几代君王的辛勤治理下,国力渐强,使晋国由偏居一隅的诸侯,慢慢地成为中原各国的首领,被周天子周襄王册命为“诸厦盟主”。此时,位于齐鲁大地的齐国,自景公继位后,用晏婴为相。晏婴看到晋楚争端时起,也想让齐称霸。绛州齐晋修好,齐景公有意鄙视晋国。晏婴提出“盟无常主,惟有德者居焉”的论调,让晋大臣羊舌肹感到“诸侯有离心,不以威胁之,必失霸业”。公元前534年,晋国的虒祁宫落成,诸侯前去朝见者归去时皆有二心。因为鲁国攻占了莒国的门户郠,晋国作为盟主,打算带领诸侯前往讨伐鲁,但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一致响应。当时太傅叔向就向晋昭公建议:“不可以不对诸侯展示威严。”当时,晋国虽还是一个大国,但已过了顶峰期,实力大不如前。为了再次确立晋国的霸业,也为了考验各盟国的忠诚度,公元前529年秋,晋昭公采纳韩起、叔向的建议,出动倾国之兵,召集多国诸侯在平丘会见,名义上是商议惩罚鲁国侵略莒国、邾国,其真正的目的是与日益强大的齐国争夺诸侯霸权。
据记载,当年7月29日,晋国在邾国南部检阅军队,展示威严,动用兵车4000乘,当时晋国共有战车4900乘,此次会盟晋国是倾国出兵。晋人要重温旧梦,恢复先主霸业,可齐国不同意。晋昭公很不高兴,就派叔向去齐国游说:“现在大家都要求会盟,你们也参与会盟吧。”当时齐国实力还不如晋,处于守势:“大家都愿意为晋国效力,何必会盟呢?”叔向不屑地说:“制度规定,诸侯要经常会盟。现在用于会盟的祭礼都置办好了,就摆在齐国,你们自己看着办吧。”面对晋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齐景公深知此时齐国尚无力和晋国较量,因此选择了屈服。回复说:“我们一定参加会盟,时间随你们定好了。”话虽这么说,离心之意已不言自明。虽然齐国答应参加会盟,但听说齐景公不亲自参加,晋昭公大怒,派叔向问代表周天子前来参加结盟会议的刘献公刘挚:“齐人不肯结盟,怎么办?”刘献公回答:“结盟是用来表示信用的,君如果有信用,诸侯又没有二心,担什么心?用文辞向它报告,用武力对它监督。”有了周天子方面的明确支持,叔向又亲自跑了趟齐国,再次向齐景公发出邀请:“诸侯们都请求与您结盟,已经集合好了,现在只有您没到,我国君主想知道您的理由。”齐景公命人答复:“只有当惩处叛离的国家,诸侯们才需要结盟。现在并没有人背叛,大家很和谐啊,这个盟有什么好结的?”叔向说:“国家之败坏,就在于有事业而没有贡赋,这样事业便缺乏支持;有支持而没有礼仪,支持就缺乏秩序;有秩序而没有威严,秩序就缺乏敬畏;有威严而不昭示,敬畏就难以彰显。不能彰显,敬畏就会被抛弃,百事都难以完成,最终将导致国家的倾覆。因此,令诸侯每年聘问一次,以进献贡赋;三年朝见一次,以讲习礼仪;六年集会一次,以昭示威严;十二年结盟一次,以使盟友记住职责,向诸侯昭示威严,向神明昭告信义,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没有谁敢疏忽大意,这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国家的兴盛,无不由于遵守以上法则。现在晋国依照礼仪主盟,很担心事情不能办好。盟誓所用的祭礼都为齐景公准备好了,就是为了事情能圆满结束。”一看叔向态度坚决,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齐景公害怕了,赶紧回复:“小国有权发表意见,大国有权进行决策,怎敢不听从呢?我们知道了,保证恭恭敬敬地前往,随时听候晋王的命令。”从齐国回来,叔向深感问题严重,向晋昭公郑重建议:“诸侯已经对晋国产生隔阂了,必须充分展示我们的实力。”8月4日,晋国大军第二次亮相,升起旌旗,但没有悬挂飘带;8月5日,晋军的4000辆战车,12万士卒,第三次亮队示威,这次,旌旗全部挂上飘带,仿佛大敌在前,立即就要投入惨烈的战斗。各国诸侯这才敬畏起来,这次霸主要来真的了!8月6日,霸主正式接受诸侯们朝见,通知各国,明天正式结盟,大家务必在中午之前抵达结盟地点。之前邾人、莒人曾向晋国控诉说:“鲁国朝夕伐我,我国几乎灭亡。我国不能进贡,完全是鲁国的缘故。”为示惩戒,晋昭公没有接见前来结盟的鲁昭公,而是派叔向通知鲁国方面说:“诸侯们明天就要正式结盟了,晋昭公已经知道鲁昭公不再听盟主的,你们就不要参加了。”晋国人想拿鲁国__来立威,不料对方不接受这顶“反面典型”的高帽。鲁国派子服惠伯回复叔向:“如果君非要采信蛮夷的投诉,和兄弟之国绝交,抛弃周公的后代,那就随您的便吧,寡君知道了。”看到鲁国不肯就范,叔向说:“寡君有甲车4000乘在此,即使不讲理蛮干,力量也是可畏的。何况我们是主持公道维护正义,还有谁能抵挡?牛虽然瘦,扑在小猪身上,还怕小猪不死?如果凭晋国之众,用诸侯之师,以邾、莒、杞、鄫之怒,来讨伐鲁国之罪,什么要求得不到?”鲁人惧怕,听命。8月6日,刘献公、晋昭公、宋元公、卫灵公、郑定公、曹武公、莒著丘公、邾庄公、滕悼公、薛伯、杞平公、小邾穆公在平丘结盟。为惩治鲁国侵略邻国的罪过,鲁昭公被取消了正式参盟资格。大会决定,拘捕鲁国执政季平子(鲁国大臣)并押往晋国,会盟结束。平丘之会可能是春秋时期出动兵力最多的会盟,动用兵力大约有30万人。然而晋国此次以倾国之兵发起的会盟,只在鲁国就范后就草草收兵,劳师动众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3年后,齐景公公然发动战争攻打莒国,无视晋国霸权。鲁国大臣叔孙昭子发出这样的哀叹:“诸侯没有霸主,真是太糟糕了!齐君一个无道之君,也敢发兵征伐远方的诸侯了,还与诸侯结盟而去,居然没人去管,这都是因为没有霸主啊!”这次会盟同时也是韩、赵、魏3家分晋前,晋国的最后一次会盟。
千年沧桑,白驹过隙。当年的诸侯会盟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所谓会盟不过是大国展示武力或互相之间媾和的舞台,小国要么站队,要么被裹挟,一群“酱油众”而已。历史是无情的,曾经的霸主早已成为云烟,如今,也只有一块石碑立在这里,仿佛在向世人讲述着当年诸侯会盟的盛况与辉煌。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