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回到宋朝大拜年
回到宋朝大拜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2/8 8:43:5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压岁钱在宋朝不叫压岁钱,它叫“随年钱”。
    “随年”有两种含义:第一,在过年的时候发放;第二,根据对方的年龄发放。
    宋朝人给小孩发压岁钱,主要是按小孩的年龄来发的。例如小明今年虚岁10岁,发给他一个10元的红包;小芳今年虚岁11岁,发给她一个11元的红包。
    北宋高僧道原编写的禅宗灯史《景德传灯录》载有一则典故:
    昔有施主妇人入院,行众僧随年钱。僧曰:“圣僧前著一份。”妇人曰:“圣僧年多少?”僧无对。
    过年的时候有一位女居士进庙拜香,为众僧发放压岁钱。一个和尚大言不惭地说:“女施主,我是圣僧,你要多发给我一份!”女居士问他:“您这位圣僧今年多大了?”和尚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和尚为什么要张口结舌呢?因为当时的压岁钱是按年龄来发的,即便是圣僧也不能例外,他想让人家多给他一份压岁钱,人家自然要问他的年龄是不是要比别人大一倍,而他不敢在年龄上撒谎,所以只好默默无言了。
    这则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年龄决定了压岁钱的多少,这也是宋朝人之所以将压岁钱称为“随年钱”的关键原因。
    不过宋朝还有一种压岁钱是跟年龄无关的,那就是宋朝后妃为皇子挂在床头上以镇压邪祟的那一串压岁钱。据《武林旧事》描述,这串压岁钱乃“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将一百二十枚金币串在一起,串成沉甸甸的一大串,祝福皇子福寿绵长,整整活到120岁。
    今日闽南也有此风俗,俗称“吃百二”,不过现在“吃百二”已经不是皇子独享的福利了,每个小孩子都有可能享受得到。
(作者:李开周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