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名士——开疆戍边唐名将郭孝恪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6 10:30: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闲谈孝恪三两事
在走近郭孝恪的过程中,笔者想到三个思考,当做闲谈也记录下来:
第一,郭孝恪的一生不是浪子回头的励志故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郭孝恪少年不争气,后来浪子回头。但笔者认为老郭不管少年时在街头当混混,还是青年在瓦岗军做草寇,中年拜大将军,始终都是一个他:一个有智慧勇力、豪爽愿分享、不喜平庸、骨子里强悍不屈的男人。他一生因际遇,在不同阶段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本质里能力、性情是一样的。从该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一种人都有适合他发光发热的位置,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不同性格不同人形成不同的抉择和做事节奏,有着不同的因缘。正因为这些不同,才构成芸芸众生及这精彩的世界。
第二,少年不可不自强。郭孝恪的故事印证着南怀瑾讲过的一个道理: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的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从少年的个性就可看出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青年时的成果。一二十岁的少年时期弥足珍贵,不可不珍惜,不可不磨砺,不可不自强。
第三,伟大是熬出来的。光有自强的年轻人如锋利刀锋,执行力强,但太单薄。若想更强大,便要熬得起,熬到平静,熬到心无挂碍。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能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理解安慰鼓励,但你不用;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却能看到爱和光;普通人需要一个肩膀在脆弱时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依靠的肩膀。
后记:笔者浅薄,将名将一生仅仅解读成了一把锐利长剑的故事。但他是我读禹人物以来写的最痛快的一个,简直是血脉中有股热流席卷着手中笔,在千秋白纸上滚淌成文。想到此,不禁笑着释怀了:不变的是历代英杰,如明月在天。变化的是一波波后人挥涂,各怀胸襟解读成百般样式。笔已至此,就且由他人大笔挥写郭君更厚重的部分吧。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