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禹州名士——开疆戍边唐名将郭孝恪
禹州名士——开疆戍边唐名将郭孝恪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6 10:30: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武德二年(619年)九月,河北军阀窦建德乘擒杀宇文化及的威势,大败李世勣,俘淮安王李神通、李盖(李世勣之父)等。李世勣因其父被俘,被迫投降窦建德,被任命为左骁卫将军,镇守黎阳。私下里李世勣与好兄弟郭孝恪商量,两人认为窦建德武夫之勇,仍一心归唐。郭孝恪还指出:“我们刚跟着窦氏混,动则见疑。不如先纳投名状博取信任,然后干掉老窦回长安。”李世绩乃于11月攻陷获嘉(今河南新乡获嘉县),献于窦建德,窦建德因而亲信于他。
    武德三年(620年)正月,窦建德妻兄曹旦在河南大肆掠夺骚扰,引起众多归附者不满。李世绩联络驻守孟津的将领李文相,结为兄弟,共谋宰老窦归大唐。不料中途有变,李世勣没听郭孝恪速攻猛打的建议,失去先机,哥俩率数十骑投唐。
    千钧一发挽大局
    唐灭山西军阀刘武周后,武德三年(620年)七月,高祖命秦王李世民东征占据洛阳的王世充。高手出招,先拉一派再打一派,李世民一边围攻洛阳,一边遣使与窦建德结盟。但老窦很聪明,唇亡齿寒嘛,反而把压箱底的家伙掏出来,于三月亲率军十余万西援洛阳,要一举干掉时年21岁的天才大将李世民。窦军连克管州(今郑州)、荥阳等地,进屯成皋(今荥阳汜水镇)之东。而突厥颉利可汗为策应王世充,再次率军南犯并州、石州(今山西离石)等地,威胁唐首都长安。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洛阳帝都城坚,唐军久攻未下。二百里外,窦军十几万随时进攻。突厥又在北方牵制着驻扎山西的太子李建成及长安军队,使之无法援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将领以军疲敌锐,腹背受敌为由,建议撤退后再做打算。千钧一发之际,郭孝恪及时上谒李世民,指出:“王世充已无粮乏兵,是瓮中之鳖。窦建德远助残虐,粮运阻绝,是自投罗网的蠢货。请主公固守武牢关(今荥阳汜水镇),屯军汜水,随机应变,转机就在顷刻。”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命齐王李元吉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进驻虎牢。五月,窦建德军大败,李世民随即回师洛阳,迫使王世充出降。
    洛阳、虎牢之战,是唐统一战争中最关键一战,唐军取得“一举两克”的重大胜利,为唐朝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郭孝恪也因出众的谋略为李世民所青睐,在召开庆功会时,李世民对诸将说:“孝恪策擒贼,王长先下漕,功固在诸君右。”并迁郭孝恪上柱国(军事高级统帅,唐时为荣誉称号)。
    此后的十余年间,郭孝恪历任贝州、赵州(今均属河北)、江州(今江西九江)、泾州(今甘肃泾川)刺史,在任颇有政绩,入京为太府少卿(掌管市场和国库的二把手),转左骁卫将军(皇帝护卫部队统领)。
    圣君点将营北疆
    大唐帝国疆土越大,李世民越感问题丛生。尤其是北部草原的突厥汗国,催人忧心。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大将李靖灭东突厥。但尚有西突厥占据着西域(今新疆)及以西的广袤地盘,阻断中国与西方的商路连接。强大的突厥铁骑随时能从西域而下,冲击甘、陕,袭击长安。
    基于西域的重要国家安全地位,唐太宗经过近二十年的国力蓄积,试图重新经营这一地区。可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环顾周围,叹息竟无大将可遣:此时屈突通、殷开山、秦叔宝、段志玄等纷纷病故;大将李靖已71岁,风烛残年;57岁的尉迟敬德一身伤病,请求回家养老;53岁的程咬金担任守卫都城重责;李世勣驻守山西前线;刚刚平定西域高昌国的侯君集涉嫌谋反……
    经营西域,筚路蓝缕,稍有波动都可能影响全国局势,非大勇大智的百战之将不足以为之。李世民将目光望向了郭孝恪,随即郭孝恪拜凉州(今甘肃武威)都督。八月又授金紫光禄大夫、安西(今新疆库车)都护、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刺史。西州原为高昌国(640年,唐将侯君集灭麴氏高昌国)旧都,镇兵以及迁徙流放的犯人都居住在此,较为混杂,与中原因大漠相隔,音信隔绝已久。郭孝恪到任后,推诚抚御,尽得当地民心。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禹州文庙旧事
下一篇: 非非堂里好时光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