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名士——开疆戍边唐名将郭孝恪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10/16 10:30: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时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陆”袭灭拥兵十万的大国吐火罗国,得意忘形,扣押唐使者,并派兵进扰唐伊州(今新疆哈密)。郭孝恪率轻骑两千将其打败。“乙毗咄陆”又不知死活,派部下“处月”围攻天山县(今新疆托克逊东北),被郭孝恪砍瓜切菜收拾了一顿,还乘胜把“处月”老巢(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攻占,又狂追这股败兵几百里,将之收降,凯旋而归。
贞观十八年(644年),焉耆王(今新疆焉耆)叛唐归附西突厥。郭孝恪请击之,即拜西州道行军总管。他亲率三千步骑疾速前行,夜至焉耆城下,命将士泅水渡河,拂晓时发起进攻,斩俘7000余人,擒获焉耆王。随后安排代理国君,带著被俘的焉耆王凯旋。三日后,“屈利啜”率西突厥救兵赶至,攻破焉耆城,同时令轻骑五千追赶郭孝恪至银山(今新疆托克逊西)。郭孝恪还击,大败突厥军,又追着这股败军打了数十里。唐太宗闻讯大悦,赐玺书慰劳郭孝恪。
将星陨灭龟兹城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拜“阿史那社尔”(604-655年,突厥人,唐初名将)为昆丘道大总管,契苾何力(铁勒族人,唐初名将)、郭孝恪为副大总管,发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十余万骑,进讨龟兹(今新疆库车)。
同年十月,唐军击败西突厥处月、处密二部,消除进军龟兹的侧后威胁。十二月,进逼龟兹都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轻骑西逃,遂克其城。郭孝恪等率部留守该城,“阿史那社尔”率精骑追击,俘获龟兹王。龟兹国相“那利”只身逃走,暗引西突厥之众和本国兵万余人,回袭郭孝恪部。
在西域混了六年,郭孝恪行政管的好,打仗势如破竹,于是他大意了——人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觉得四方握在手,对于危险逐渐反应迟钝。再加上老郭生性不羁。打仗期间,他也不忘赌博饮酒、左拥右抱、把赏古玩。甚至在行军途中,这位爷还带着一整套豪华床帐。
可想而知,躺在床上贪欢的老郭,没有心情没有精力去做那些琐碎事——比如安抚龟兹各阶层,告诉他们昏君已滚,你们好好干等着加官进爵;也没有加强城市防御,他反而觉得城中旧势力未平,率军在城外扎营,疏于戒备。等到“那利”领着万余人突然逼近,老郭率部下千余人入龟兹城。但“那利”部众已登城,与城内降者相配合,共击郭孝恪部,矢刃如雨。郭孝恪殊死战斗,又突围出城,结果在西门战斗时中流矢而死,其子郭待诏也同时阵亡。城中大乱,曹继叔等将领迅速回击,经过激战,方才重新收复龟兹城。
未尝败绩的郭孝恪就这么轻飘飘的死了。今而观之,孝恪之长处在于洒脱豪迈。可这性格的负面便是自由主义,不能谨以修身,他命丧其实也源自于此。不过若在老郭看来,老子一生当土匪、跟名将、从圣君、坐镇大州、远征西北。饮烈酒,骑快马,尽勇智。虽不曾长寿,但洒脱至此,做尽喜欢之事,复有何憾?
但唐太宗显然并不这么看,他很愤怒。第一,你郭孝恪率国家精锐不远万里去完成重大任务,不认真谨慎,致使大将身死,军心动摇。西域形势一变动,就直接震动位于西部的首都长安,你致家国黎民于何地?第二,国家正值用人之时。你郭孝恪有勇有谋,是帝国凤毛麟角的大将,却不自重,阴沟翻船,自毁大唐长城。你跟我数十年,叫我如何不又怒又恼又怜惜?基于此,太宗在中央会议上,指责郭孝恪渎职,剥夺他官职,并痛斥说:“西征三将有的优秀有的顽劣。郭孝恪今为寇虏所屠杀,是咎由自取!”诸将由此警惕,不敢再趟郭孝恪覆辙。
痛斥归痛斥,郭孝恪毕竟有着百战功勋。一年后唐高宗即位,随即追还郭孝恪为安西都护、阳翟郡公,儿子郭待诏赠游击将军。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