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给司马光点赞
给司马光点赞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9/18 10:44:4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何谓书香家庭?有文化,有教养,家风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从古到今,兴旺之家莫不重视家风。古圣先贤如何树家风、兴门庭?咱们且来说道说道。
    儿啊,千万别跟寇准学
    北宋名相寇准刚正不阿,有口皆碑,天下父母都盼儿子能成“寇准第二”。另一位北宋名相司马光,却拿这位前朝元老当反面典型,教育儿子司马康:“寇准花钱大手大脚,上厕所都要点一堆蜡烛,你可千万别跟他学!你瞧瞧现在寇家都衰败成啥了。”
    勤俭节约,是司马光教子的永恒主题。他总结了几条家训,写在《训俭示康》里,核心思想是:成由俭,败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篇文章很有名,小学生都会背。不过,记住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为了正家风,让司马家的每个人都能知行合一,司马光身体力行,一辈子都在当节约标兵。
    吃饭要打包,借钱我没有
    因与朝廷政见不合,司马光曾退居洛阳15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当时,洛阳流传一句顺口溜:“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钻天”的是王家的别墅,高官王拱辰在洛阳斥巨款建了座高层别墅;“入地”的是司马光家的地下室。司马光放着朝廷划拨的百万元专项著书资金不花,非住在穷街陋巷,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要死,只好挖个冬暖夏凉的地下室,躲在“坑”里工作。住得将就也就罢了,司马家吃得也将就:粗茶淡饭,一年吃不了几顿肉,改善生活基本上靠打包。
    据司马光的同事苏轼透露,司马大人每次赴宴,都主张少点菜,若是吃不完,还要把剩饭菜打包带走。苏轼戏称此为“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吃不了兜着走,带回家给小孩儿解馋。
    司马光从容答道:“朋友相见就该坦率,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我建议给咱们的聚会取个名字,叫真率会。”他的老熟人刘蒙翻了翻白眼:“你拉倒吧!就你抠门儿。”刘蒙曾向司马光借钱,司马光说没钱,没借给刘蒙。刘蒙不信:“你当了几十年官,怎会连一万钱都拿不出?”刘蒙不了解司马光,司马光是真没钱。
    私财“裸捐”,给司马大人点赞
    史载,司马光的妻子去世时,没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提议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些,司马光不同意,最后典当了家里仅有的几亩薄田,草草发丧。北宋权贵纳妾成风,但司马光一生只有张氏一个妻子。两个人数十年相敬如宾,遗憾的是,夫妻俩没有生育。张氏为此背地里给他买了一个小妾,但司马光拒绝了,宁愿收养族人之子司马康。他与张氏情深义重尚且如此,可见是真没钱。那么,他的钱花到哪儿了?要知道,北宋官员的工资待遇是相当丰厚的。司马光身为重臣,皇帝赏给他的财物不计其数,他怎会缺钱?
    因为司马光把朝廷赏赐给他的大部分钱财都捐给国家了,剩下的要么接济亲友,要么赈灾,手里真没有闲钱。没钱,他当然大方不起来。没钱,他却把“人”字写得工工整整。宋神宗年间,奢靡成风,官场流行攀比,没个万儿八千都不好意思请人吃饭。钱从何来?贪污腐败。司马光为此痛心疾首:这样下去,是会败家亡国的呀!勤俭节约,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是他教育儿子做人的准则,也是他对抗腐败的武器。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淡泊中见真淳,简朴中露风骨,司马光自成标杆。老百姓敬他,连政敌王安石也对他赞誉有加,公开表示愿跟司马光做邻居。家风正,门庭兴。司马康以父亲为榜样,为人正直,自律甚严。他帮助父亲编纂史书,“事父母至孝”,为官廉洁奉公,声誉很好。司马光常说,家风很重要,欲治国者必先齐家,要把家风当成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不可视其为个人小事。近千年后,他的话仍不“过时”,吾等深以为然。给司马大人点赞!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几度浩劫历沧桑
下一篇: 四司六局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