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许昌专区对辖区内的搬运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组织搬运社,成立搬运公司,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其中,许昌市搬运公司不断发展,购买汽车进行营运,后改为许昌市运输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该公司几经风雨,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万里集团。推着架子车加入搬运社,成为光荣的工人
据史料记载,许昌解放后,我党派陈明、李守居将许昌市600余名搬运工组成装卸、搬运6个大队,承担起许昌地区的搬运业务。他们主要在火车站装卸物资,并在西关烟行街,将各烟行收的烟草打包,搬到火车站、信托部后装到火车上。
“陈明工作能力很强,是他将我们这些街头的闲散搬运工召集起来,建立组织。”说起陈明,今年91岁的阮书亮感慨地说,是陈明拉他进了工人队伍,改变了他的命运。
陈明当时30岁左右,年富力强。他深入搬运一线,给搬运工讲解政策,说明利弊,将西关、火车站以及市区商号的搬运工集中起来,成立搬运大队。
“我当时推着架子车就入了股,和我一起加入搬运大队的人还有很多。我的老乡李赖有一辆手推车,我们都成了搬运公司的工人。”阮书亮说,在陈明的领导下,一盘散沙似的许昌搬运工集中起来,成立了搬运大队,后又成立了搬运社和搬运公司。搬运工的命运从此改变。
1956年3月出台的《关于个体搬运业改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意见》中提到,当时许昌专区已经建立了44个搬运社,占全区的55.5%。改造后,各地搬运工人、社员生产热情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入不断增长,每人每月的工资由40元提高到50元。搬运工人和社员清楚地认识到组织的优越性。
统一管理搬运业务,周口800辆架子车支援许昌
今年90岁的安西乾曾任许昌市搬运公司党总支书记。他回忆,成立搬运社和搬运公司,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搬运工,完成搬运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大量闲散的劳动力集中起来,支持新中国建设。
搬运社成立后,及时制定生产、财务等管理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方式,组织劳动竞赛和“四比”运动(即比生产任务完成得好坏,比安全,比团结,比爱护公共财物),严明劳动纪律,充分发挥社员的积极性。
搬运社、搬运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市、镇内的短途搬运。如有剩余劳动力需进行长途搬运时,必须由运输站统一分配货源,不得自由招揽。但在不影响市搬运业务的情况下,运输部门有权调度搬运社的车子;在城镇货源少的情况下,也必须优先满足搬运社的运输需求,不足者再组织其他单位或群众运输;除扣除1.5%的管理费外,一律不再扣其他费用。
“也就是说,许昌市区范围的搬运业务必须由搬运社或者搬运公司统一安排人员搬运,其他单位和企业不能自行搬运。”安西乾说,这样一来,搬运业就逐步规范起来,并吸引了更多的散户加入搬运社。
1955年刊发的《许昌专区搬运事业改革工作总结报道》中提到,许昌专区中交通要道、特产区的搬运工多,货源多;乡村、县镇半工半农者多,货源少。搬运力资畸高,与省定的标准相距悬殊,大部分项目高出省定标准的1倍,个别项目甚至高出六七倍。如襄城县的装卸车比省定标准高出7倍之多,且计算项目多,手续烦琐,标准不一。
为此,许昌专区对搬运业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许昌专区优化资源配置,当时的周口市抽出了专职干部带着800辆架子车来许昌参加搬运,解决了周口的货源不足与散车工生活的困难,同时也满足了许昌的物资运输需求。
《许昌专区关于许、漯、周三地调整搬运力资后的检查报告》一文中提到,按照条件,民主评议劳动等次,许昌分为三等,漯河分为五等,周口分为四等。调整后,等与等之间的比重为“中间粗,两头细”。如漯河的1388名工人中,被评为五等的为198名,四等的为324名,三等的为729名,一等的仅为25名。
绘地图,定新规,收费更加公开、合理
据史料记载,当时部分地方计费时不分工作项目多寡、货物轻重、距离远近,均按一类价格计算,平均分配,违背“多劳多得,按劳付酬”的原则,甚至个别地方还存在高价勒索和强行搬运的现象。
《许昌专区关于许、漯、周三地调整搬运力资后的检查报告》中提到,民国时期的搬运计费标准不合理,货物不分等级和运输距离,而是按段计费。为此,许昌专区制定新的搬运计费标准,即按照货物成本、搬运难易程度、货物等级计费。
为了让新的计费标准更加透明、合理,许昌专区还组织人员对城市街道进行测量,修复改革方案中的未尽事项。各条街道测量完毕后,绘出地图,粘贴在街道要口,并分送给企业、商号,公布里程价表,并说明取消按段计费标准,改为按照距离远近计费。
“搬运工比较辛苦,无论怎样调整力资标准,我们的工资都比一般工人要高,平均高出25%左右。”阮书亮说,国家对搬运工很照顾,工资一直在增加,从最初的几十元到几百元,如今他的退休金已经涨到3000多元。他现在四世同堂,身体硬朗。他说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带来的福气!
许昌市搬运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购买汽车,拓展业务,发展成为许昌市运输公司,后成为万里集团,成为我市纳税大户。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