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的一生并不太平。
她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她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她的三哥、四哥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她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只看这一串名单,便能想象权力更迭之惨烈。身处政治风暴的中心,挺过一场又一场变革,太平公主不简单。
《新唐书》说,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阴谋”。《资治通鉴》说,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在武则天的所有子女中,排行最末的太平公主最像母亲(至少武则天是这么认为的),因此最得父母宠爱。
曾出家为道姑
史书未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她的生年应在公元665年前后。
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迁都洛阳,此后基本上未远离东都洛阳。据此可推断,太平公主当是生于洛阳、长于洛阳的。
相传太平公主出生前,京城大旱,她一出生,立刻下雨。唐高宗夫妇视其为福星,赐封号“太平”。又有一说,太平公主幼年替姥姥荣国夫人杨氏祈福,出家为道姑,“太平”是其道号。
她8岁左右,带着宫女到姥姥家玩,遇见表兄贺兰敏之,“俄而奸污事发”(见《旧唐书》)。也不知贺兰敏之奸污的是宫女还是太平公主,总之,武则天异常恼怒,将贺兰敏之流放边地。
太平公主十四五岁时,动了春心,想找驸马。她穿着武官服饰在父母面前跳舞,唐高宗问她:“你又不是男人,为何打扮成武官?”公主答:“把这衣裳赐给驸马可乎?”
还真有人向公主求婚来了。吐蕃国王看上了太平公主,要挟唐高宗:“要是不想跟吐蕃打仗,就把太平公主送来和亲吧!”
唐高宗和武则天自然不舍得让小女儿嫁到偏远的外地,只得以道姑不能出嫁为由拒婚。
二婚后频出轨
公元681年,太平公主嫁了个如意郎君——世家公子薛绍,婚礼风光无比。
太平公主似乎很爱薛绍。两个人生儿育女,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没传出什么绯闻。
太平日子没过几年,薛绍被诬告谋反,后来饿死在狱中。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将太平公主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并杀掉侄子武攸暨的老婆,让太平公主改嫁武攸暨。
尽管太平公主二婚的政治因素大于爱情因素,但她还是与武攸暨共同生活了许多年,直到丈夫病故。
在第二段婚姻中,她就没那么忠诚了。她常在洛阳城搜罗英俊男子包养,且喜与母亲“分享”。赫赫有名的面首薛怀义、张昌宗,就是通过太平公主的举荐得到武则天的宠幸的。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常与之商议政事。朝廷铲除酷吏来俊臣,太平公主出谋划策,出力不小。
弄权反被权弄
太平公主虽是武家的媳妇,在政治上却拥护李家。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逼武则天退位。太平公主参与诛杀张昌宗等人有功,获封“镇国太平公主”。
她三哥李显登基后,对她很是尊重。然而,李显是个“妻管严”,据说他最后被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联手毒死了。
太平公主为兄报仇,联合侄子李隆基诛灭韦后一党。之后,她四哥李旦登上皇位,是为唐睿宗,李隆基则被封为太子。
李旦是个和事佬,基本上不管事,太平公主自恃功高,企图独揽大权,可李隆基不同意。两个人明争暗斗,弄得唐睿宗无所适从。宰相汇报工作,唐睿宗总是问:“尝与太平议否?与三郎(李隆基)议否?”
太平公主权势熏天,巴结她的官员不计其数。她大肆置办田产,衣食住行奢侈到令人咂舌的地步,公主府的仆人有千人之多,用钱无度。
欲壑难填,太平公主并不满足。她觉得李隆基太聪明,怕不好辖制,总想说服哥哥改立太子。
李旦到底还是偏向亲生儿子,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去了。
太平公主自知山穷水尽,逃入山寺避难,但还是被李隆基的人抓住了。唐玄宗并未对亲姑姑手下留情,最后赐死了她。
那一年是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将到知天命之年。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