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庆中秋假期刚过,郑州市金水区宇新街上,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吃店突然成了网红店。
拥有千万粉丝的美食博主偶然一次打卡,让郑州“炒八掺”火遍全网。
10月16日午时,记者实探这家叫作“实惠小吃”的老店,“炒八掺”热度依然未减,午餐时段限量发放100个号,有外地顾客从新疆赶来,也有本地食客凌晨四点守在门口排队。
爆火一周后,郑州“炒八掺”热度未减
“炒八掺”即凉皮、米皮、牛筋面、热干面、炒饼等主食任选,再加入面筋、豆芽、包菜等配菜,爆炒均匀。
“实惠小吃”的美味来自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弯的店主之手,大火猛炒下,他颠勺动作行云流水,碳水与香料的香气瞬间迸发。
16日午时,午餐号早已发放完毕,“实惠小吃”店门口仍围满了“观众”。
不少即便吃不到的客人,也在直播记录店主翻炒的身影,想捕捉“炒八掺”的流量。
已经连续两天到“实惠小吃”店打卡的逯先生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为了一碗炒八掺,他今天已经等了近4个小时,“我15号就从洛阳赶来,但到的时候号已经发光了,我们在郑州住了一夜,今天一大早又来排队。”
店里的小桌子上坐满了顾客,逯先生只能和朋友蹲在宇新街路旁吃饭。即便如此,他和朋友也觉得值,“是我以前没吃过的味道,12元一份量大实惠,好吃。”
店主的铁勺几乎抡出了火星子,不时有匆匆赶来的顾客询问还有没有“炒八掺”,午时放的号还未做完,吃晚餐的人已经排起了队。
店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炒八掺就是简单的河南风味,突然到来的流量让每个人都在透支工作。
店员说,这几天生意太好,年迈的店主有些体力不支,为了保证秩序和出品,决定“每日限号”。
据了解,该店目前午餐放100个号,晚餐放80个号,老板娘呼吁郑州本地的顾客等热度过去再来吃,给小店降降温。
临近下午2点,老店主从灶台下场,换上了一位年轻男厨师掌勺,现场顾客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因老店主精力有限,连续多日操劳出现身体不适,新厨师昨天刚来应聘,上手帮老板分担压力。
宇新街的清洁工告诉记者,“实惠小吃”原本生意就不错,饭点经常有附近上班族光顾,她笑着说:“店火了之后,连我的工作量都增加了3倍!”
凌晨四点排号,有顾客从新疆赶来
爆火之前,“实惠小吃”已经默默经营了十几年。
12元一碗的炒八掺,分量十足。更暖心的是,价目表上还注明:逢周末价格下调1元。
自媒体博主徐浩在2022年1月曾专门探访过“实惠小吃”的老板。在他印象里,老板和蔼可亲。“那时他已经在这条小巷子里开了十年的店,他说因为附近上班的年轻人多,一直想做一款适合他们下班后,能快速解决一餐的美味小吃。”
这种做法是小店老板逐步发明的,有选择困难症的顾客想“混搭”,掺着掺着,种类就越加越多。
其实,掺着吃在河南很常见,胡辣汤掺豆腐脑、凉皮掺擀面皮、米线掺麻辣烫,连凉菜都可以掺,这是河南人自己的“随心配”。
徐浩探店时,“实惠小吃”店已小有名气,但远没有像现在这么火。尝过之后,他觉得这个小店价格实惠又好吃,如今能火起来,属于意料之中。
10月14日,老板娘在门口喊话的视频再次出圈,她说:“我听顾客说有黄牛加价500元出号,请大家抵制这种行为,别给咱河南人丢脸。”
10月15日21时,记者拨通了老板娘的电话。她表示,最近家里生意太火爆,实在没时间接受采访,这会儿才刚准备收摊。“一天脚不离地,忙得团团转,一天下来连口饭都顾不上吃。”
“队首的顾客,是今天凌晨四点来的。”正在用餐的顾客告诉顶端新闻记者,连续多天爆火,门口涌来不少代排队的骑手,“代排队30元一个小时,很多人下单。”
16日中午的炒八掺临近炒完时,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位游客带着女儿来到店门口,却得知已经闭餐。“我是带女儿来郑州游玩儿的,我想带她多出去走走,昨天喝了胡辣汤很美味,明天我们就要去许昌胖东来了。”
门口未排上号的河南顾客们喊住店主,只希望能给这位新疆的女士加炒一份,老板特意邀请她进店,她激动地跟大家致谢。
一位骑手告诉记者,每天中午晚上,店里会提供10份炒八掺给排队的顾客试吃,也体谅大家排队的心情,“味道不错,老板一家人很实在,火了之后也没想过涨价。”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