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玉树临风李大玉
玉树临风李大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28 11:05:2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过去看《老残游记》,记住了一个唱山东大鼓的白妞,刘鹗听白妞唱书,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李大玉就是白妞的高徒,她一度活跃在开封相国寺江湖。李大玉本是山东人,唱的是梨花大鼓,因为白妞的演艺加上刘鹗的书写,这梨花大鼓名满天下。
    清末民初的时候,山东梨花大鼓女艺人陆续进入开封相国寺,成为汴梁曲坛的主要流行曲种,并得到了上流社会人士的眷顾。民国六年(1917年)8月4日,开封《豫言》报刊载《大梁竹枝词十首》中的一首言其盛况曰:“热闹无如相国祠,游人最好夕阳时。三三五五摩肩过,去听梨花大鼓词。”当时相国寺前院的山门殿、钟楼和鱼池沿的西火神庙一带都设有山东大鼓书场,有9个班在此演唱,著名艺人有三四十人,被称为“四艳王”者更为出名,即“美艳王”徐翠兰,“妩艳王”杨金喜、郭彩云,“庄艳王”杨金玉和“秀艳王”李大玉。
    1911年,刚满11岁的李大玉就在济南趵突泉的观澜亭、四海春茶园等处登台演出,受到听众的好评。这一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年幼的李大玉满怀爱国热情,不顾疲劳,每天为起义士兵演唱。1915年年底,袁世凯策划恢复帝制,山东境内兵荒马乱,趵突泉书场大受影响。1916年,李大玉赴开封相国寺演出,引起轰动。她嗓音优美、表演细腻,擅唱取材于《红楼梦》《西厢记》的抒情唱段。加上她平时爱读书、喜书画,文化素养迅速提高,艺术水平达到了新的境界,被誉为“书史”,并在百代、长亭等公司录制了《王二姐摔镜架》《火烧成都》等唱片。为梨花大鼓女演员中之佼佼者。1917年4月18日《嵩岳日报》载有长诗《赠大鼓李大玉书史》,其中有:“大鼓咚咚震大梁,十家姐妹竞争长。谢杨徐杜娇妖甚,第一丰资让李娘。”“雪肤花貌玉精神,婉转歌喉字字真。唱到红楼动情处,曲中人是梦中人。当年蜀主赘江东,谱人铜琶铁板中。唱到淋漓激昂处,居然儿女亦英雄。”在同年5月12日开封《豫言》报上登载有《大梁书场竹枝词》,赞颂李大玉:“歌坛花样屡翻新,温厚和平盛世音。冰雪聪明鹦鹉舌,清才不愧谪仙人。”
    在相国寺,李大玉和另一位大鼓艺人、绰号“白菜心”的产生了同业竞争,引发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大战。她俩势不两立已经很久了,李大玉一来开封就凭借《宝玉探病》扬名,这让“白菜心”心生艳羡。她不但派卧底去打探,还数次亲自到场外哼唱李大玉的戏文。这在江湖上是最不光彩的事,不能偷艺,更不能堵人家场。一天,李大玉与“白菜心”相遇,李大玉说:近闻你要学探病段,我直接教你就行了,你用哪一段交换啊?李大玉有些看不惯“白菜心”却不便于撕破面子,但是“白菜心”却信以为真,说“哪段都行,新编的《黛玉葬花》那段不能交换”。李大玉知道这段戏文是一个力捧“白菜心”的文人为她量身打造的,于是就说:这段戏啊,早就有人给我献殷勤,可惜啊,我不屑一顾。“白菜心”说:我不信,如果你能倒背,我立即就离开河南。谁知李大玉真是倒背了《黛玉葬花》的唱词,“白菜心”站不住脚了,多亏粉丝们力挽狂澜,才算和解了两人的争执,“白菜心”还是留在了开封。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千年书院
下一篇: 平定湖湘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