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千年书院
千年书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28 11:08: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对于书院的认知来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碧草青青,繁花盛开,浙江上虞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和来自会稽的梁山伯在杭州万松书院三载同窗,相爱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在这个竹影摇摇、松涛阵阵的万松书院……
    书院作为官方教育的补充,发轫于唐朝末年,兴盛于北宋。锦绣华丽的唐朝经历近三百年的风雨,如一片风中败絮。是处狼烟,民不聊生。满腹经纶的士人避地山野。时光黯淡了,繁华不再了,但这些士人灵魂里的儒家精神的光芒还在。这些士人择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身,建起书院,在乱世安放几张书桌,招募学子,他们个个学富五车,堪为师表。
    书院自觉担当起儒家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儒者,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在唐末至宋初乱世的白山黑水之间,他们在书院布道传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因为深爱,因为深情,所以诚惶诚恐,不知道如何归纳定义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一千年前的北宋首府,大国崛起。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万国来朝,四方称颂。它是那么强盛富足,那么生机勃勃,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像核反应放之四海。重文抑武的国策给文化大发展充足的土壤和光照,重修、重建书院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重点文化项目。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嵩阳书院引导了学术交流和教育。书院把学术研究、文化人格的构建作为教学目的,学子们读书不一定是为了当官和荣华富贵,而是在自觉的意识里担当起民族复兴、中华崛起的重任。
    书院采取山长负责制,山长们不但是朝廷或曾经是朝廷重臣,还是儒学大师。理学大师朱熹曾执掌白鹿洞书院,心学人物陆九渊执掌岳麓书院,气学重量级大师张载游学书院,自丹田勃发浩然之气定义儒家是“为天地立心……”书院的客座教授也了得,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个个自带光圈。
    千年书院,沉浮至今,要么只剩下一座院子、几本藏书,要么就是一处遗址,曾经的辉煌变成了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好在这个城市还有这么一座书院,取名“敦复”,取敦厚回归之意。敦复书院的“山长”叫王英杰,早年从商,有所积累,一次偶然旁听的国学讲座让他有所顿悟。弘扬传统文化、崇尚道德奉献应该从我做起。回到家乡,王英杰毅然把黄金地段用于地产开发的地块建成一座书院。书院的主旨是传承儒家道德文化,构建儒家基本精神和现代意识相统一的价值观。
    八年弹指一挥间,敦复书院书声琅琅。千年的文脉和气韵不绝如缕,声声入耳、入心。与敦复书院遥遥相对的古城墙有一个打开的缺口,一层一层的青砖下城摞城,历史叠加着历史,文化奠基着文化。我们的祖先在聆听。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玉树临风李大玉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