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北宋东京城遗址前世今生
北宋东京城遗址前世今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2/22 15:34:4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遗址保护亟待关注
    大量的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在开封城区地下自上而下依次叠压着清代开封城、明代开封城、金代汴京城、北宋东京城、唐代汴州城和魏都大梁城6座古代城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堆积像厚重的历史书页一样层层叠加,用实物记录着开封千年历史沧桑。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一带挟带来的巨量泥沙,在进入广阔的平原地区以后,由于地势平坦,流速降低,便大量泥沙沉淀下来。这种现象在一马平川的开封尤为明显。历史上的每次洪水过后,在开封城所沉积下来的泥沙更厚。
    从近年开封城区的考古勘测资料可知,仅明崇祯十五年那一次洪水所形成的沉积层就厚达3米,局部地区甚至厚达5米。这样,一次次无情的黄河洪水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便把开封历史上的一座座城池按照时代早晚的顺序自下而上深深地淤没在了地下,从而形成了开封“城摞城”的奇特景象。
    清代文化层淤埋于地表以下2米至3米,明代文化层淤埋于地表以下5米至6米,金元文化层埋于地表以下7米至8米,北宋东京城埋藏于地表以下8米至10米。考古勘测表明,明开封城墙叠压在宋内城和金汴京城之上、清开封城之下。明周王府南墙约位于今开封东西大街一线,东墙约位于南京巷至原市二十八中南北一线,西墙约位于大兴街向北至原开封渔场一线,北墙约位于市体育场东西一线。我市考古队对宋内城北墙西段考古发掘表明,汴京皇宫北墙叠压在明周王府萧墙遗址之下,其下又叠压着宋内城北墙遗址。近年,在现存的开封明清城墙东西墙缺口处的勘探和对北宋东京城内城北墙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宋内城城墙遗址下发现了唐代汴州城遗址。残墙距地表深10米至12米,残墙宽10米左右,系夯土版筑而成。残墙基厚约30厘米,墙基下是一层厚约10厘米的碎砖瓦层,作为城墙的基础。大梁城的遗址虽然至今尚未探明,但根据考古勘探材料推测,大梁城遗址约深埋于今开封城下12米至14米处。
    这种状况,致使北宋东京城遗址虽然声名远播,但长期以来,却因埋藏深、地下水位高、位于现市区范围内等客观原因,很少进行考古发掘。
    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有关北宋东京城的考古资料多是考古调查、勘探的成果。如2016年,在配合御龙湾小区北区地下室建设考古勘探过程中,我市考古队工作人员发现了明代建筑遗址,其中有3处明建筑基址出土陶器、瓷器、玉器、金属、漆木物件共1000余件,尤其是发掘出的明代黄土淤积层、家具倒向、人骨遗骸分布等,为研究黄河对开封危害的文献记载提供了印证。
    但多年来,我市曾对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南角的部分城墙进行过小范围的发掘工作,而东京城皇城、衙署、宫、观、道、院等重要遗址,桥梁、林苑等重要景观遗址,还有三道城垣上的近30座城门、13座水门均未进行过考古发掘工作。
    这种现状,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宋东京城在我国古代大遗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北宋东京城的实际历史地位甚不相称,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界对北宋东京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阻碍了我市对北宋东京城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北宋东京城遗址既是古代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文明得以留下的脉络和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随着开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城建规模扩张迅速,北宋东京城遗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它的保护与研究显得更为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刘洋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贤能的员半千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