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684年被武则天改为神都的那天起,洛阳注定要在一代女皇的手中走向城市建设的又一次辉煌。
4000年城建史,1500年建都史,“十三朝古都”城建上的辉煌,很大一部分来自它身为“隋唐洛阳城”的300年,而武则天执政的20余年,无疑是“辉煌中的辉煌”。
杨广看上洛阳地
武则天与洛阳城市建设的故事,咱们先从隋炀帝说起。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
苏威马屁拍得很到位,但杨广对洛阳感兴趣,绝不是因为喝了他灌的迷魂汤,而是看中了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杨广颁发营建洛阳的诏书:“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
杨广营建前的洛阳是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将时光上溯百年,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里找答案。
书中,杨衒之这样描写北魏迁都邺城10余年后的洛阳城:“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
从北魏末年到隋朝,历经100余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洛阳身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不断,到了隋朝,情况与杨衒之所见相比好不到哪儿去。
杨广营建洛阳城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隋炀帝诏令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和将作大匠宇文恺负责营建东京(洛阳)。
隋朝洛阳城位于汉魏洛阳故城西9公里河汭处。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东京建成。
隋朝洛阳城有多辉煌?
在方圆50多里的范围内,宫城、皇城、外郭城巍然屹立。
宫城在都城西北角;皇城北接宫城,南临洛河;在外郭城内,洛河两岸,130多个里坊整齐排列。
城内,含嘉仓粮窖密集,大同市、丰都市的店铺如星,商品琳琅满目。
…………
美籍汉史学家费正清曾经十分感慨地说,隋朝是中国第二个辉煌的帝国,“大一统的政权在中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政府开凿了大运河(这为后来几百年间的繁华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伟的宫殿,中华帝国终于得以重振雄风”。
可惜这次辉煌太短暂了,杨广称帝仅仅14年,隋朝就在起义军的喊杀声中走向灭亡,在熊熊战火中,洛阳城再次“城郭崩毁,宫室倾覆”……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