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公门桃李
公门桃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8 16:31:33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公门桃李”里的“公”指的是狄仁杰,“桃李”指的是门生。《韩诗外传》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
    “公门桃李”出自《资治通鉴》。向武则天举荐张柬之后,“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举贤为国,非为私也。’”
    举贤为国是一种心胸、一种境界。
    狄仁杰也是被人举荐的。
    《资治通鉴》中还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有三个:武则天、娄师德和狄仁杰。
    狄仁杰虽和娄师德同朝为官,但他很看不起娄师德,“数挤之于外”。
    武则天发现了,有一天就问狄仁杰:“娄师德这个人贤德吗?”狄仁杰毫不客气地回答:“我只知道他守边境守得怪好,没觉得他贤德。”
    武则天又问:“娄师德能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吗?”狄仁杰仍旧毫不客气地说:“我和他同朝为官这么多年,没见他推荐过人才。”
    武则天告诉狄仁杰:“你知道吗?我之所以重用你,是因为娄师德向我推荐了你。他还是能发现人才的。”
    可以想象,听完这番话,狄仁杰的脸一定成了猪肝色。
    “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是不是在发完这番心服口服的感慨后,狄仁杰萌发了向娄师德学习的决心并付诸行动,这才有了让后人屡屡点赞的“公门桃李”?
    举贤为国的人能得到举国上下的尊重。
    《资治通鉴》记载:“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十分悲痛地说:“朝堂空矣!”

(作者:陈旭照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漆匠智救二贤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