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决定与北宋议和。西夏的老冤家契丹得到情报,火速派使者到开封,希望北宋朝廷不要接纳西夏的和谈建议,并威胁说,否则边境会有麻烦。西夏的情报机关也得到了契丹出使北宋的消息,随即也派出使者来开封,要求和谈的前提是北宋朝廷驱逐契丹使节,表明立场。
北宋朝廷被左右“夹攻”,处在纠结当中。
众人犹豫不决时,一位36岁的内阁文书张方平(后官至宰相,服丧期满后,曾在西京洛阳任观文殿学士)站了出来,从容地说道:“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解决问题,将‘皮球’踢给西夏:给西夏的元昊下个诏书,提醒他审慎处理与契丹的关系。同时让元昊承诺,只要对契丹改变态度,消除隔阂,一天之内朝廷就会正式承认西夏,并册封元昊为一国之主。”
张方平的智慧就在于能“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解决问题。
张方平的办法是走了两步“活棋”:一是给足契丹的面子,缓冲了和谈时间,不至于契丹马上翻脸惹事;二是利用西夏久兵疲困的求和心理,答应与西夏和谈,并许以册封元昊的好处,但前提是不要再提契丹的事。
朝臣听了张方平的建议,都拍手称好,仁宗也欣然采纳了。
西夏元昊在沉默了一年以后,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二月,答应了北宋的要求。仁宗当即册封元昊为夏国主。这次三国外交危机也因此画上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