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巾帼女杰刘青霞
巾帼女杰刘青霞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7 11:39:5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清末与民国风云变幻的政治大舞台上,中州大地涌现出一位侠肝义胆的传奇人物,她就是刘青霞。刘青霞坐拥上千万家产,以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秘密加入同盟会,资助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并将全部家产捐出,兴办教育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系近代著名女活动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声望与辛亥革命女士秋瑾齐名,史称“南秋北刘”。孙中山先生被她的义举所感动,曾亲笔为她题词“天下为公”和“巾帼英雄”。
    一
    1877年,刘青霞出生在豫北安阳县蒋村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姓马,系当地的名门望族。其父马丕瑶为同治元年进士,初入翰林院供职,后为从二品外官,曾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三年,他出任贵州按察使,随后奉调河南布政使及巡抚之职。马丕瑶在担任两广巡抚和总督期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他兴办团练,选调得力将领,积极修复东南海防工事,有备无患。他秉承“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的为官之道,一生清正廉洁,体恤民情,被地方百姓称为“马青天”。
    刘青霞姊妹7人,有4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她最小。她的长兄马吉森是河南省著名的实业家,与人合资在安阳开办过六河沟煤矿和安阳广益纱厂,经济实力雄厚。二哥马吉樟为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省臬台以及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等职,思想开明。她生长在马家大院,聪明伶俐,深受父兄的宠爱,接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她自幼习书画、学琴棋,诗词歌赋无所不能,上马善骑射,可谓才貌双全,在当地是有名的才女。马家父兄乐于济人的家风,熏染出刘青霞侠骨柔肠、乐善好施的品性。
    1885年,18岁的刘青霞正值青春年少,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远嫁到尉氏县刘家大院,跟不学无术的土财主刘耀德结为夫妻,遂改为夫家姓,印鉴启用“刘马青霞”,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时公开署名为“刘青霞”。
    刘家原籍山西洪洞县人,明洪武初年迁徙尉氏县大桥庄,世代事农桑。第8代传人刘致中原系一名放羊娃,发奋读书,于清乾隆三年考中戊午科进士,授直隶大名道。此后,刘家逐渐繁衍为名门望族,刘致中长子刘壮曾出任南城兵马司粮马通判,次子刘恒毓官至湖北督粮道。至12世,刘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共出知县以上官员26名,加上拿钱捐官30多名,可谓满门顶戴花翎、声名远扬。
    刘耀德的父亲刘迎恩原系清末乡试贡生,拿钱捐了个户部郎中,到死都是虚衔。刘迎恩一脉单传,巴望着子孙满堂、光宗耀祖,连娶两房太太,生养6个女儿,直到42岁才迟迟盼来刘耀德这棵单根独苗,倍加宠爱。从小生长在蜜糖罐里的刘耀德是标准的纨绔子弟。他步其父后尘,不惜以万金捐官,买来四品“山西试用道”的虚衔附庸风雅,以此骗取了马家的婚姻,让刘青霞纡尊降贵。
    当年,豫西巩县有个“康百万”,因不服刘家人炫富张狂,曾携带几箱金砖银锭,赴开封与刘耀德比富有,结果甘拜下风、扫兴而归。从此,刘家“中州首富”的名号无人能及,门前悬挂“双千顷”牌匾。为了炫耀富贵,刘耀德曾身穿特制丈二长衫,让府上两个丫环在身后为其撩起下摆,徜徉于开封大街小巷,招来民众围观。为了博得一笑,他站立于开封古城墙上,拿包元宝的金叶子随意抛扔,引逗得城墙下众人抢拾。为了看“鸭子戏水”,他泛舟南京玄武湖,立于船头朝湖水深处随手抛扔金元宝,招惹凫水者任意打捞,他则仰天哈哈傻笑。其时,刘耀德名下拥有土地28万亩、楼房上千间,150多家钱庄、当铺遍布北京、南京、广州等地,更有上百家店铺生意,可谓日进斗金,号称“刘半县”。刘耀德曾当众夸下海口说:“从南京到北京,不饮别家水,不宿别家店。”

(作者:睢建民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