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狄青冢
狄青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1/25 15:47:3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大而高的坟墓为之冢。狄青冢位于漯河市舞阳县辛安乡青冢集南、县城东北6公里处。狄青冢高约15米,周围约150米,上植国槐数十株,更显的高耸。在这广袤的平原里突显出这样一座高冢,显的很不平凡。登临其上,环顾四周,村落农舍,麦田绿地,平畴沃野,鸡鸣犬吠尽收眼低,令人心旷神怡。
    村以青冢而得名,墓冢现存,,墓冢上下树木繁茂。风景优美,现为舞阳县文物保护单位。据道光《舞阳县志——古迹篇》,“青冢在城北12里,狄襄公墓故名”。又“马村在城北35里,武襄公养马处,饮马湖,狄青饮马处在马村东北。”据《二十五史——宋史——列传》“狄青,字汉臣,汾州河西人,善骑射……..”他一生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为当朝所器重,官至中书令,谥武襄。
辛安镇郝庄村有个青冢集,村南有个冢墓,据说这是北宋平西王狄青之墓。那么狄青的墓为何埋在这里呢?相传有段狄青征南蒙冤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南蛮王在舞阳城南王岭一带兴兵作乱,仁宗传旨,命平西王狄青挂帅征南。可是狄青带兵十万,与蛮王数次大战皆大败而归。狄青又气又愁,茶饭无味。一日仕女素娟进帐献茶,见狄青愁眉双锁,便进前询问何事?狄青说道:“女孩儿家,休要多口。”素娟道:“王爷如此愁闷,茶饭不用。如果这样下去
怎能出兵打仗,治国安民?奴虽为奴脾,但也知为主分忧,王爷说明心事,我虽不能出谋献策,总能为王爷说几句宽心话。”狄青听罢,认为此女言之有理。便说:“两个月以来,我带领大军征南,与蛮王连打数仗,皆不获胜。敌军飞沙走石,我军不战自乱。”说罢连声叹惜。素娟听毕沉思片刻便道:“奴有一计不知可行与否?”狄青道:“有何妙计?”素娟答曰:“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
胜。明日交战把奴婢丢到战场,我进到蛮营,探索机关,好助王爷一臂之力。”狄青闻言急忙离位,连称此计甚妙,不过要多加小心。
    次日,狄青依计而行,素娟见蛮王得胜而归,就坐在道旁大哭。蛮王走近,见一民女痛哭,便问情由。素娟假称兵慌马乱,无家可归。蛮王见这女子有几分姿色,不觉动了心,便将素娟带回蛮营。不久,立为王妃。
    日月如梭,素娟已生一太子。蛮王爱如掌上明珠。一日,王妃二人在饮宴,素娟问道;“近怎不见宋营前来交战?”蛮王答:“想必连败数阵,吓破了胆,不敢来交兵。”素娟道:“听狄青武艺高强,计谋超群,手下兵多将勇,为何连战连败?”蛮王道;“他纵有干军万马,不及我法力无边。”素娟又问:“大王有何法宝?可让我开开眼界?”蛮王手捋胸前三根红胡子说道:“只要我抖动这三根神须,管叫宋兵不战自乱!”素娟牢记在心,又奉称蛮王一番,左一杯右一盏,把蛮王灌个酩酊大醉。趁蛮王醉烂如泥之时,上前拔去蛮王三根红胡子,抱起太子出帐而去。蛮王醒来不见神须,又找不到王妃,方知上当,便派兵追赶。
    再说素娟跑出蛮营,只因脚小,步履艰难。忽听得后边人马赶来,更加心慌,面前遇一小河拦路。她慌不择路趟河而过,不料把太子掉到河里。这时,素娟不顾一切仍往前跑,后边拼命的追。眼看就要追上,素娟一头栽到一个水潭中自尽而死。
素娟节死不提,再说汴京城里,众说纷纭。有的说“狄青降蛮,把女儿送给蛮王作了王妃”。仁宗一听勃然大怒,派杨文广到舞阳捉拿狄青问罪。杨文广少年英雄,血气方刚,到舞阳二话没说,就把狄青捆绑于马尾巴上,从舞阳北门拖出,一直拖了十几里路,把狄青的人头拖掉了,杨文广就带着狄青人头回朝交目旨。接着,仁宗又命杨文广为帅,二次平蛮王。那蛮王神须已掉,再无法力,被杨文广阵前生俘。杨文广带兵还朝后,宋仁宗亲审蛮王,方知狄青蒙冤身死。
    真相大白后,当朝为了给狄青平反昭雪,便下旨把舞阳城北门命名为狄青门,把拖掉狄青人头的地方修起一座墓冢,这就是狄青墓的来源。起冢作墓的村子叫青冢集。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