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共工形象的演变
共工形象的演变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1/18 10:48: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据传世文献记载,共工一族从炎帝、黄帝时即出现,前后延续了1000余年,曾参与过中原部落联盟中的各项政治事务,在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讲师李秀亮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共工形象的演变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工的形象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演变,褒贬不一,耐人寻味。”
    共工的原始形象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记录共工的文献资料,当属西周中期的《尚书·尧典》,书中3处提到共工:
    一、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二、流共工于幽洲,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三、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通过分析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共工是一个人名,多有功绩并被举荐为尧的继承人。后在争夺部落联盟共主的过程中,共工最终失败,输给了舜,并被流放至幽州之地。”李秀亮讲师说。
    春秋时期共工形象的演变
    从《左传》《国语》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共工在春秋时期的形象已逐渐丰富:
    一是共工生活的时代已不限于尧的时代,而被提前至炎帝、黄帝时期。《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二是共工不再是尧的臣子,而是早期的一位氏族首领,有自己独特的氏族文化。杜预《春秋经传集释》注:共工,以诸侯霸九州者。在这里,共工被当作一个早期部落联盟的首领看待。
    三是共工的宗族成员开始出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四是共工的反面形象开始被重点提及。《国语·周语下》:昔共工弃此道也……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称遂共工之过。
    共工所弃的“道”,是指古代“不毁坏山丘……不决开湖泊”的传统,这些举动让他不再受天神的庇佑,大失民心。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