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孔子适周,遂西穷洛源至卢。故文峪有燕居堂,沙窝川有传道堂。春秋丁祭,又有颜子河,仲由山。(《县旧志》)2500至4000多年前的古人所记古事的一本史籍里,记有2500多年前卢氏事,且秉笔直书,赫然在目。

古卢古事,我不知道,但古卢现事,作为一个卢氏人,我是知道一些的。我知道2000多年前的“文峪”就是现在的文峪乡;“沙窝川”乃卢氏古国故都“三角城”,即现在的“鸿卢之水”“沙河街”;“传道堂”现在没有了,传说孔子在传道堂讲过学后,因竹书简太多太重不便带走,临走时把竹书简留在了“留书岭”,现在卢氏不仅有“留书岭”,还有一个“留书村”;古老的颜子河,就是现在狮子坪乡的颜子河;仲由山现在还叫仲由山。真是世事万变,地名不变,山河依旧。

文峪我最为熟悉,我的小学三、四年级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我家住在大峪庙坪村,那时归文峪乡管。从我家到文峪要翻过姚家山、文峪岭等四座大山。站在文峪岭上,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从苍茫的万山丛中流出,流过文峪川,北流入洛河。文峪川河岸上一条细长的独街便是文峪乡。文峪街的下头二郎河边有座二郎庙,人称下庙;街的中间,有座大庙叫孔庙,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孔子讲学,把这个山沟叫“文峪”,把2400多年前孔子讲学居住的房屋叫燕居堂,后人把燕居堂改建成了孔庙。街的上头安沟河岸有一座祖师庙,人称上庙。当时的文峪小学就设在上庙里,我就是在上庙读完了小学三、四年级。儿时的文峪印象已云烟模糊,但恢宏壮丽上接蓝天的孔庙,圣殿里非仰视不可及的孔子圣像,至今仍历历在目。孔庙里有数十棵千年古柏,苍劲挺拔,历经风雨雷电,枝干仍虬曲盘旋,与蓝天白云共舞。说到颜子河,我曾在其中捉过鱼,水清澈凛冽,夏天仍寒冷刺骨。其他地方,至今地名尤在,地图册上均有标记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