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看了这则消息不禁使笔者想起了在开封举行的第二届河南省老年人文体健身优秀节目大赛。
今年5月28日和29日,舞蹈、健身秧歌、健身球操、广场舞、抖空竹、武术、柔力球、模特走秀等50个优秀节目如同50朵鲜花竞放。其中开封市有个节目名为《武出健康》, 9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拳师在舞台上或刀或剑、或枪或棍、或杖或绳,一招一式,出神入化,精彩绝伦,充分展示了开封传统武术的魅力,拳师们倾心诠释了博大精深的开封传统武术文化。《武出健康》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得到全体评委的一致好评,毫无悬念地荣获了大赛金奖。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自2008年武术被定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武术的传承、发展愈加引人注目。 武术文化是一种朴素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极为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技术中反映出较为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高尚文明,体现了质朴的民族精神和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它集技击、艺用和体用于一身,并赋予深刻的道德情感思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一
开封传统武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门派众多,人才辈出,驰誉神州,是开封多元文化的重要内涵,多个传统武术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在传承、弘扬和传播传统武术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彰显出开封传统武术的特有魅力。
表演《武出健康》节目的9位老拳师都是开封武坛的德高望重者,来自不同的武术门派,有几位还是门派的掌门人,他们都有数十年的习武经历,且弟子满堂。论武功,可谓个个身怀绝技,获得奖牌无数;论武德,人人心胸宽广,以礼待人,说他们德艺双馨名副其实。9位老拳师是开封武术界的一个缩影,从他们身上和《武出健康》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封武坛的全貌,体会到开封灿烂的武术文化。
开封传统武术的特点之一就是门派众多,既有土生土长的独有拳种,有传入古都的各种武功,还有在传入功夫的基础上创新的技艺。出演《武出健康》者中,雷中山是开封市苌家拳研究会会长、苌家拳第八代传人,王文超是开封市奇士拳掌门人、奇士拳第四代传人,焦明生是开封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会长,朱文卿是开封少林太祖门研究会会长,有师承刘振兴的回族查拳传承人张济生和刘根生……
说起开封的武术门派和武术社团组织,有文字记载可查阅的,应为仇玉书在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培英武术学屋,还有武林翘楚何福同与朱徽之、孟广泰、蔡文彬等人一起,于1924年在开封蔡河湾街创办的“大同国术社” ,东大寺武馆、奇士拳学屋……尤其是十多年来,为了更好弘扬开封武术,在市武术协会的积极组织和协调下,先后成立了少林功力武术总社、少林太祖门、梅花拳、培英武术、八式门、孙式拳、意拳、峨眉拳、杨式心意六合拳、振兴查拳、洪拳、奇士拳、苌家拳、回族七式拳等17个武术研究会。这些研究会的成立,对开封拳种流派的挖掘、整理和传承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个地域拥有如此繁多的武术门派,加之上万人喜爱习练的太极拳,说开封武术界是一个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实不为过。
武术门派有较强的社会性,其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也可以说门派间既有共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它们在相互包容、相互交叉中存在,构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武术大家庭。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犹如满天繁星,蔚为大观。
在《武出健康》节目中,雷中山手持猿猴棍神气十足,一套棍术下来,让人们领略到苌家拳功夫的风采。苌家拳是中国名拳之一,其内容丰富,文武并重,形气合一,刚柔相济,技法独特,是中华武术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2008年,苌家拳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文超的绳镖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出镖收镖,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但见镖头上下飞舞,奇士门功夫尽收眼底。如今,这一开封独有的门派武术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焦明生老先生耍起梅花枪来令人叫绝,一杆长枪在他手中酷似干枝梅,加之其动作姿势对称性强,运行路线多呈中字形和米字形,使观者顿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念。武子梅花拳大约是1916年传入开封的。武子梅花拳套路结构严谨,动作舒展大方,速度快慢相间,屈伸刚柔相济,攻防兼备,实战性强,具有健身、技击、表演三大功能,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功夫。该拳依天地阴阳相生、刚柔相济的原理,内练五脏六腑、通经活血,外练筋骨皮、四肢百骸,练习者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益寿延年。
一杆月牙大禅杖是李学斌老拳师常练的器械,练起来得心应手,是他展示少林功夫的利器。少林功夫的特点表现为禅拳一体、神形一片,硬打快攻、齐进齐退。少林拳的动作整体表现为全身上下、内外协调一致。
77岁的老拳师张济生表演的是长穗剑,他舞起剑来手步相连,上下相随,招式有非攻即防、虚中寓实、实里含虚、一式多变,大有借敌之力以制其身之势。刘根生的查刀表演充分展示了查拳武术技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查拳在开封有着雄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至今,开封保存有完整的十路查拳和众多的器械套路以及对练套路和技击方法,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存了丰富的武术文化和地域民风,是一笔珍贵的武术文化遗产。
曾受过武术泰斗刘玉华指导和传授的朱文卿老拳师为观众献上的是春秋大刀,他展示的是太祖拳的武功套路。这门派出自开封,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传,故称太祖拳。太祖拳法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特点为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步法灵活,刚柔相济,虚实并兼,行拳过步,长打短靠,爆发力强。其劲力发挥于撑、拦、斩、卡、撩……
二
开封市传统武术特点之二是藏龙卧虎,是说开封武术界人才济济,不乏武林高手和奇才。历史上不少人成为中国武术界的领军人物,诸如张文广、刘玉华……不胜枚举。现仅就出演《武出健康》的部分拳师作一简介,就能对开封武术界的实力有所了解。
1957年出生的雷中山拳师,是苌家拳第八代传人。他自幼酷爱武术,在苌家拳第七代传人王俊岑大师指导下,习练罗汉拳、二十四棒、八卦掌等拳艺40余载。他曾在2013年香港第十三届国际武术节上荣获苌家拳金奖、棍术银奖、对打套路银奖。2014年在师兄弟的共同努力下,组建开封市苌家拳研究会,由他出任会长。2015年,在海峡两岸武术比赛中,他又获一金一铜佳绩。
开封市武子梅花拳研究会会长焦明生,是武术名家石柱林的弟子,50余年无论寒暑习武不辍。他还得到著名武师寇运兴的指教和传授,使其武子梅花拳技艺得以升华。他曾先后被广东、河北、郑州多地聘请为教练传授武子梅花拳,培养出了一大批后起之秀。2007年,在甘肃天山举行的全国武术大赛上,他夺得梅花大刀金奖。2008年,在山东梁山举行的全国首届梅花拳演武大会上,他喜获梅花大刀和拳术两枚金牌。今年,开封市举办全国五省传统武术邀请赛,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又拿下梅花大刀和拳术金奖。
擅长春秋大刀和月牙铲的朱文卿老拳师,是开封太祖门的掌门人,半个世纪专心习武,多次参加市、省、全国及世界级武术大赛并屡获奖牌。如2010年他就四赴赛场参加全国和世界级武术大赛,无论春秋大刀还是拳术都有摘金夺银的战绩。2012年,他参加欧亚大陆桥沿线城市传统武术邀请赛,一举拿下少林太祖拳第一名、月牙铲第一名。2014年他晋升为武术六段,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少林武术节上斩获月牙铲金奖和功夫拳银奖。
李学斌拳师,中国武术六段,是少林寺名师素云的弟子。他舞起禅杖和关公大刀来能让人走火入魔。他参加各级别武术赛事均获第一名和第二名。2011年,他在一次国际和一次全国武术大赛上取得三金一银的战绩。2015年,两次省级武术大赛上,他拿到四枚金牌。今年,在本土举行的五省武术比赛中,他又有两金入账。
张济生老拳师是这个团队年龄最长者,是查拳大师刘振兴的亲传弟子,中国武术七段。早在50多年前就代表开封市参加河南省笫二届全运会,获刀、枪、棍、剑、拳五项全能亚军。2004年,由他编导和主演的武术节目《中国功夫》代表河南赴京参演,那是由民政部、文化部等四部委组织的会演,该节目荣获一等奖。《中国功夫》后来在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64国使节进行表演,受到观看者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张济生曾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团成员,于2004年赴希腊雅典参加百年奥运庆典活动,为外国友人展示中国功夫。他曾出任过河南省武术散打教练,担任过省级散打比赛裁判长。张济生的赛场战绩可用辉煌二字来表述,在各级别大赛中不是金奖就是冠军,拿银牌十分罕见。他的拿奖经历不再一一细说,笔者要提及的是,77岁的他今年还在五省邀请赛上夺得大刀金奖。
1955年出生的刘根生,是开封有名的查拳高手。他深得武术大家刘振兴真传,经几十年的刻苦训练,熟习查拳各路拳法、十路弹腿、对练套路及刀、枪、剑、棍等各种器械。他曾在第八届国际少林武术节获传统套路查拳金奖、长器械类金奖。在上海第十一届武术博览会上,他获短器械金奖和查拳银奖、长器械银奖。
奇士拳名师王文超在开封已小有名气,那是因为作为开封独有拳种和他的绳镖超人技艺……这个表演团队还有马广锋拳师和王民智拳师,他们都有很高的武功和拳技,赛场战果也十分显赫。
三
开封传统武术的特点之三是尚武崇德,修身养性。参加演出的老拳师虽平均年龄已68岁,但他们的身板都是硬朗朗的,这不能不说是和常年习武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中国武术并不是影视片中华丽的拳脚与特技,真正的中国武术,是清晨习武者打的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拳师们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和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
武德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从9位老拳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开封武者的风采,他们在诠释着开封武术文化,传承着武术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尽管开封武术门派较多,但在开封我们看不到唯我独尊的“宗派之争” ,更不会出现相互讽刺、排斥、讪骂,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我们看到是,无论哪门哪派的习武者都在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并能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他们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开封习武者坚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在和老拳师的交往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由于刻苦练功,不仅个个身怀绝技,而且磨炼出了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练出了良好的身体素质。由此,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武术是开展全面健身运动的最好选择。
《武出健康》是由开封市武协执行主席李德祥先生创编和组织排练的。在谈起创作的初衷时,李先生说,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其突出特点是它的每一个动作都体现攻防含义,所以自古以来,武术就是健体强身的运动项目。因为武术内容极其丰富,它可以满足各类人群和不同年龄段人士的健身需求,况且武术运动也不受场地限制,公园、树林、江边……任何一块小场地都可以进行徒手锻炼……为了让更多人热爱武术,加入习武行列,所以想到了创编这个节目。李先生还说,老拳师们数十年坚持练功的执着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为了展示他们的风采和武艺,也是他创作的初衷。
王文超曾对笔者说过,他们习武者都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可以达到强健体魄的作用。习武的人在每完成一个动作时都要体现左右对应,上下相随,不偏不倚,处处体现活而不乱,松而不懈。这对提高机体控制能力、维持阴阳平衡是十分有好处的。
老拳师们认为,武术与中医密不可分。中医讲阴平阳秘,百病不染,所以习武者非常重视动作与呼吸的配合,特别讲究要气沉丹田。记不起是哪位拳师曾给笔者说,道家讲呼吸过脐,寿与天齐,意思是呼吸深度越大,越有利于健康。因为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所以在练功过程中,习武者既要在形体上充分表现其攻防含义,又要在内在精神方面予以体现,这就是所谓的内外双修、形神兼备。正因为如此,拳师们个个都是身体强壮、精神昂扬。
时下,社会生活节奏紧张,人们整天忙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工作、学习、事业压力过重,身体日趋超负荷运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懂得,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珍惜生命,努力追求健康的生命状态,才能够保证正常的思维,才能很好地担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应向开封拳师们学习,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享受生命。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