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说说开封的老街巷—裴场公胡同和大兴街
说说开封的老街巷—裴场公胡同和大兴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8/29 9:03:0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裴场公胡同位于开封城内东部,东西走向,西起大袁坑沿街,东至油坊胡同北口,与南羊市街南口相接,长250米,沥青路面。北宋时,为祭祀汉代汤阴县皮场镇人张森为民杀蝎有功,东京城显仁坊建有皮场土地祠。明代,该街建有皮场公庙,清光绪年间称皮场公胡同,属祥符县城第二隅。民国初谐音将“皮”字讹为“裴”,沿用至今,街内有民办中学一所,街南通哑觉胡同。 
    北宋时东京城的皮场街有记载。王安石《呈陈和叔》七律一诗中序云:“嘉公式末,和叔以集贤校理判登闻鼓院同知太常礼院,宅皮场街,有园数亩。”此文中的皮场街,其具体在何位置未见记载。按常规,街以庙名,皮场街应有皮场庙。靖康之难后,宋王朝南渡杭州,有人将皮场庙也迁至杭州。 
    北宋东京城的另一处皮场庙在外城南部,宋王公式《燕翼诒谋录》载:“今行都试礼部者,皆祷于皮场庙,皮场即皮剥所也。建中靖国元年六月,传闻皮场土地,主疡疾之不治者,封为灵贶侯。今庙在万寿观之晨华馆,馆与贡院为邻,不知士人之祷始于何时,馆因何而置庙也。” 
    贡院在外城南部太学以南、云骑桥以西的位置,与之相邻的万寿观内有皮场庙,与外城东部的皮场庙不在一处,说明北宋东京城不止一处皮场庙。 
    南宋时杭州的皮场庙与开封的皮场土地祠有关。《梦粱录》(卷十四)东都随朝祠条载:惠应庙,即东都(开封)皮场庙,自南渡时,有直庙人商立者,携其神像随朝至杭,遂于吴山至德观右立祖庙,又于万松岭、侍郎桥巷、元贞桥立行祠者三。按《会要》云:“神在东京显仁坊,名曰皮场土地祠。政和年间赐庙额、封王爵。中兴,随朝到杭,累加号曰‘明灵昭惠慈佑王’。” 《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考二十三)载:“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皮场土地庙神为灵贶侯。其后累封明灵昭惠王。” 
    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记载:惠应庙,俗呼皮场庙,相传有神张森,相州汤阴人。县故有皮场镇,萃河北皮公式,蒸溃,产蝎,蜇人辄死。神时为场库吏,素谨事神农,祷神杀蝎,镇民德之,遂立祠,凡疹疾疮疡,有祷辄应。汉建武间,守臣以闻,遂崇奉之旁邑,皆立庙。宋时建庙于汴京显仁坊,建炎南渡,有商立者,携神像至杭州,舍于吴山看江亭,因以为庙,额曰惠应。咸淳、德公式累封王爵,两庑绘二十四仙医,相传佐神农氏采药者也。 
    宋时的皮场土地祠和明代的皮场公庙不是同一个位置。北宋东京城的显仁坊在东京外城城东厢,即现今开封城东城墙以东的位置。目前仅见到记载北宋东京城有两处皮场庙,均不在现今裴场公胡同的位置,北宋的皮场街不知在什么位置。现今的裴场公胡同在北宋时有无皮场庙、是否叫皮场街等未见史书记载。所以,有人认为裴场公胡同的皮场公庙可能是明代开封城内重建的。 
    明代开封城皮场公庙的位置在《如梦录》上有记载:又,大街路东,有皮场公庙。向南,三间黑大门,匾曰“富乐园”(今院坑沿街,皆其故地,俗讹为园坑沿)。文中的“大街”指后来的大袁坑沿街,清代称院坑沿街、袁坑沿街。现今大袁坑沿街已经并入解放路吴胜角段。 
    张森是何时人,史书上虽无明确记载,但最有可能是东汉人。 
    虽然《西湖游览志》有记载,说张森是炎帝神农氏身边的采药人,但“相州(安阳)汤阴”和“皮场镇”的地名及“张森”人名在神农氏的时代不会出现,那时还没有文字出现。把张森供奉为神并建庙纪念,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治疗疾病的迫切需求和愿望。北宋时,开封的皮场公庙备受朝廷重视,政和年间赐庙额、封王爵。在宋室南渡后,杭州吴山上的惠应庙,俗称皮场庙,始祀为汉代相州汤阴的皮货场看守人张森。至明、清时又供神农氏像于庙中,改称药王庙,改祀“神农” (俗称药王菩萨),并祀扁鹊与孙思邈。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菩萨生日,药业同行在吴山药王庙集会共祭。楹联:名场利场,即是戏场,做得出泼天富贵;寒药热药,无非良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大兴街,在开封城内西北部,南北走向,北起龙亭西路,南至西门大街(原前营门街),长686米、宽8米,沥青路面,街东侧与小旗纛街、准提街相通,西侧与法院街、金奎巷、大兴西街相接。相传,金朝“大兴乐府”设于该街,故名。1965年,文昌庙街、琉璃庙街被并入该街。该街南部有大兴街集贸市场,为居民区。 
    “大兴”二字是很响亮的名字,好像寄托着美好的意愿,用此名的单位有大兴街道办事处、大兴居委会、大兴派出所等。大兴街的名称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北宋时该街东临皇宫西华门,大晟乐府设于此。《如梦录》记载,“又自西角楼(今大兴街南口)往北,东是萧墙”。明周王府的南萧墙止于大兴街南口向东一线,西萧墙起于大兴街南口并经此街向北延伸,此萧墙内的区域为北宋、金皇城旧址。大兴街西为居民区,其西侧和大兴西街附近应是北宋大晟乐府所在地。大晟乐府和金代的大兴乐府仅一字之差,大兴乐府是对大晟乐府的承继,大晟是北宋王朝的宫廷乐府名。大晟编钟是大晟乐府的乐器之一,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三年至四年(公元1104至公元1105年)在京师所铸,式样仿照春秋时期的宋公成钟铸成,计有12编,每编28只,共336件。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占东京后,掳徽、钦二帝北上,北宋灭亡,大晟乐府的乐器和其他许多文物被洗劫一空。后因“晟”字犯金太宗(完颜晟)讳,金世宗将大晟编钟“大晟”刮去,改刻“大和”,也有些大晟编钟因失散或湮没于地下而保留原款。现在所知大晟或大和款的编钟流传于世的有十余件,市博物馆保存的就是其中一件。 
    金朝建国120年,占据半壁江山。自宋徽宗赵佶联金攻辽之后,开封长期为金攻扰、占领,且为金都20年,为开封八朝古都的最后一都。金是以女真族为主的政权,女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史称勿吉,是满族的先民。秦时称“肃慎”,隋唐时称“黑水公式公式”,五代以后始称女真(又称女贞),居住于东北南部发展较快者称为熟女真,隶属于辽(契丹);居住于东北北部者发展较慢,仍以游牧为生的,称生女真。金贞公式二年(公元1214)三月,蒙古大军进逼金中都燕京(今北京)。金宣帝遣使请和,并以岐国公主(金朝废帝卫绍王第四个女儿),进献成吉思汗,并献纳金帛及童男童女500人、马3000匹,而公主的母亲钦圣夫人袁氏也一同随行到蒙古。岐国公主成为王妃,成吉思汗方下令退兵解围。当年五月,金宣宗唯恐蒙古大军再来,加上财用不足,乃决定南迁南京——开封。至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正月,蒙古大将速不台率部进入南京(开封),开封作为国都的历史结束。金代迁都开封后,仍设国家音乐机构于北宋大晟乐府旧址上,改名为大兴乐府。清雍正年间,因此街临近金代大兴乐府遗址,故得此名。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叫大晟街而叫大兴街?清王朝是满族人的政权,自然会用大兴乐府的“大兴”二字作为街名,大兴街的街名是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最后一都的见证。

(作者:裴云 责任编辑:12301-1)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