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4 9:13: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文史典故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因此不能不写石头。第一回中,访道求仙的空空道人经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见到一块儿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的石头,便与它展开对话。空空道人称石头为“石兄”,这一称呼有无来历?有的。《宋史·米芾传》载:米芾在无为见一块儿奇丑巨石,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并“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对《红楼梦》的这一称呼,脂砚斋曾批注“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
第18回元春省亲,命宝玉及众姐妹以大观园风景为题作诗,抓耳挠腮的宝玉想不起什么典故,宝钗嘲讽他:“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赵钱孙李”,北宋初年编就的《百家姓》头一句。
第37回,由探春发起、宝玉和众姐妹响应的大观园诗社成立,大观园内一片诗兴雅兴。宝钗对湘云说:“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险韵”是指诗句中以冷僻生疏的字押韵。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曾说韩愈的《病中赠张十八》等诗作“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
抄检大观园惊心动魄,其中成为这场家族派系斗争牺牲品的晴雯被撵出大观园,令宝玉十分难过。故事见第77回。在与袭人的对话中宝玉说:“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岳武穆即抗金名将岳飞,谥武穆,相传其坟前松树为他的英灵所感动,枝都朝南生长。红学大家周汝昌曾对此说来历进行过研究,遗憾的是未能发现其出处。
《红楼梦》第79回的回目是“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薛文龙”即薛蟠,“河东狮”呢?当然是他的老婆夏金桂了。这个“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的悍妒之妇,为了把“气质刚硬,举止骄奢”的薛蟠“炮制熟烂”,她手段用尽,曹雪芹称她为“河东狮”。“河东狮”出自苏轼诗。据洪迈《容斋随笔》载,苏轼的好友陈公式(自称龙丘先生)非常惧内,其妻柳氏一声吼叫,陈公式即哑然,苏轼曾作诗戏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此后“河东狮”便成了凶悍妒妇的代称。
还是在第79回,为了给将来“自竖旗帜”作准备,夏金桂以“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收拾薛蟠、折磨香菱,搅得薛家几无宁日。宋太祖灭南唐发生在开宝七年(974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出自宋太祖对南唐使臣徐铉说的话,原为“鼾睡”。曹雪芹以这句话来刻画夏金桂的嫉妒和不能容人。至于在第76回,贾府中秋赏月,黛玉俯栏垂泪,湘云宽慰她时也引用了这句话,意思是说吟诗联句向来是姐妹的事,岂容他们男子逞才,目的是邀黛玉联诗。
在第92回中贾母的消寒会上,宝玉给侄女巧姐(贾琏、王熙凤之女)“上课”,列举了一串《列女传》中的名女及其故事,其中“画荻教子”说的是欧阳修母亲郑氏教育欧阳修的佳话。对此《宋史·欧阳修传》也载,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纸笔,母亲就用荻秆(即芦苇秆)做笔,在地上画字教他读书。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