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宋文化(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7/4 9:13: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俗话谚语
俗话谚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典出宋代的俗话谚语在《红楼梦》中也多次出现。在第26、72回中,曹雪芹借红玉、司琪之口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以此暗示贾府盛极必衰。这个俗话出自倪思的《经锄堂杂志》:“凡筵宴,三杯亦散,五杯亦散,极千百杯亦散。谚云‘未有不散之筵’,余于是有深感。”
第34回,宝玉挨打后,王夫人问情况如何,袭人趁机建议宝玉搬出大观园,因为“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君子防不然”出自古辞《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载于北宋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
在第59回中,丫鬟春燕遭妈妈打,善良的平儿得知后气得要将春燕妈撵出去,后因她一番央求,宝玉也将她留下,平儿以“‘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省的将就些事也罢了”表示赞赏。“得饶人处且饶人”出自姚宽的《西溪丛语》:“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荣国府财政支出庞大,凤姐持家更是不断膨胀,元春省亲后加剧。第72回中,为了应付荣国府日常开支,贾琏以“求人不如求己”为由,请求鸳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求人不如求己”出自张端义的《贵耳集》:“宋孝宗幸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僧净辉对曰:‘念观世音菩萨。’问:‘自念则甚?’对曰:‘求人不如求己。’”
在第77回中,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担心她“病等得等不得”的宝玉对袭人说:“知道还能见他一面两面不能了。”袭人回答他:“可是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偶然说一句略妨碍些的话,就说是不利之谈,你如今好好的咒他,是该的了!”其实深爱晴雯的宝玉哪里是诅咒!“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陆游《老学庵笔记》,讽刺的是那位妇孺皆知的太守田登:“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贾代儒是宝玉的塾师,他劝勉宝玉勤奋读书时说:“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着我的话。”故事情节在第82回。“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出自罗大经《鹤林玉露》,该书引用朱熹的话:“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在第94回中,怡红院几株枯萎的海棠忽然在十一月开花,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探春、黛玉等人议论纷纷,贾赦、贾政等也来看花,贾赦认为“必是花妖作怪”,主张砍掉,贾政则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又作“见怪不怪,其怪自坏”,意思是见到怪异的事物泰然处之,怪异则自然消失,语出洪迈《夷坚志》。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